当舰队悄然驶出船坞时,官兵们看到统帅站在舰桥最前方,深蓝色军装外套着战术背心,腰间配着父亲留下的离子手枪。这个身影让老兵们想起三十年前王晨星元帅亲率敢死队突袭敌后的场景,而新兵则从统帅坚毅的目光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铁锤”舰队像一柄出鞘的利刃,利用星云中甲烷冰晶的折射效应隐藏行踪,沿着脉冲星规律的辐射频隙悄然前行。每艘舰船都维持着绝对的电磁静默,只有引擎喷口偶尔闪烁的微光,如同暗夜中猎豹潜行时收缩的瞳孔。
与诱饵舰队刻意制造的混乱溃逃形成鲜明对比,“铁锤”舰队的行动如同深海中的暗流。十五艘战舰全部启用冷核聚变推进系统,喷口只散发出微弱的蓝色辉光,能量信号被控制在星际背景辐射的波动范围内。
王启明亲自设计的航线堪称大胆:舰队紧贴着脉冲星的辐射死角航行,利用每次电磁爆发的间隙快速穿越;在穿越小行星带时,舰体几乎与漂浮的太空岩石擦肩而过,装甲上反射出冰晶的微光。最惊险的一段航程中,舰队借助双星系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船体在巨大引力差下发出轻微的金属呻吟声。
整个舰队保持着绝对的电磁静默,连生命维持系统都切换到最低功耗模式。导航完全依靠星象定位和被动传感器,每个转向指令都通过激光通讯传递,避免任何无线电波外泄。船员们在昏暗的红色应急灯光下操作,仪表盘的反光映照出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当舰队成功潜入敌军补给线后方时,监测屏上显示出毫无防备的敌方补给站。王启明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目标标识,轻声对通讯官说:“告诉诱饵舰队,再坚持二十分钟。让敌人相信,他们真的抓住了我们的主力。”
王启明对凯尔特星云的了解,仿佛这片星域曾是他童年的游乐园。这份超凡的熟悉感源于两个关键:书桌上那本被翻得卷边的《王晨星元帅星域勘测笔记》,以及他自己在军事学院时连续十八个月对脉冲星引力走廊的研究论文。
当舰队进入星云最危险的区域时,王启明直接下令关闭主引擎,利用双中子星交汇时的引力浪涌进行加速。这种航行方式需要精确到毫秒级的计算,任何误差都会让舰队被撕成星际尘埃。老导航官紧张得手指发白,但王启明镇定自若——他父亲三十年前就在笔记第七页标注过这个引力窗口的准确参数。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选择的航线:舰队从超新星残骸的辐射带中穿过,强烈的电磁干扰完美掩盖了他们的行踪;在穿越冰晶小行星带时,他指挥舰队组成奇特的蛇形阵列,恰好利用漂浮的冰岩作为天然掩护。这些路线在标准星图上都被标记为死亡禁区,但王启明却像回家一样熟悉每条引力暗流的走向。
当舰队完成这次长达六小时的危险航行,突然出现在敌军补给站后方时,监测屏显示敌军毫无防备。王启明轻轻摩挲着父亲笔记的皮革封面,对目瞪口呆的副官说:真正的战术优势,来自比敌人更了解他们脚下的土地——哪怕这片土地是真空的宇宙。
王启明凝视着战术星图上那个闪烁的红色光点——代号“蛇喉”的敌军补给站。这个目标的选择体现了他深刻的战略眼光:它不仅是燃料仓库,更是敌军整个闪电战体系的七寸。
喜欢家族之星际指挥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家族之星际指挥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