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石斧,让负责农田的禾和所有农耕者心急如焚。汪子贤提出的“引水入田”计划,初听如同天方夜谭,但仔细思量,却又闪烁着启明者特有的、化不可能为可能的智慧光芒。
计划迅速展开。第一步是勘察。
汪子贤亲自带队,成员包括鹰眼(负责记录地形和数据)、磐石(负责安全和劳力评估)、以及几名熟悉水性的游鱼部落族人。他们沿着营地附近的河流向上游行进。
苍牙似乎对这次外出勘探充满了兴奋,欢快地在队伍前后穿梭,时而冲进草丛惊起几只飞鸟,时而跑到河边嗅探,又警惕地对着某些深邃的兽径低吼几声,尽职地扮演着警戒的角色。它的成长速度惊人,体型已经接近中型犬,四肢修长有力,灰黑色的毛发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眼神锐利而聪慧。
向上游走了大约小半天路程,地势逐渐抬高。在一处河道相对狭窄、且有一处天然石坎的地方,汪子贤停下了脚步。这里河岸一侧是较为坚实的土石混合崖壁,另一侧则是坡度相对平缓的丘陵。
“这里不错。”汪子贤仔细观察后说道,“河道在这里有个天然的下切,水位较高,方便开口引水。崖壁这边土石坚固,不容易坍塌。我们需要从这里开凿引水口。”
他指着平缓的丘陵地带:“沟渠的路线,就沿着这缓坡向下,绕过那几个小土包,一直通向我们的农田。总体地势是下行的,只要沟渠坡度控制好,水流自己就能过去。”
鹰眼立刻拿出炭笔和经过鞣制变得更平整的兽皮卷,开始勾勒大致的地形图和沟渠路线。游鱼族人也跳下河,测量水深和流速。
“引水口需要先用火煅烧岩石,再浇冷水让它开裂,然后用青铜工具撬开,工程量不小。”磐石估摸着崖壁的硬度说道。 “没错,这是最艰难的第一步。”汪子贤点头,“但我们有火,有青铜工具,还有足够的人力。告诉大家,这项工程关系到所有人未来的饭碗,必须全力以赴!”
勘察确定后,庞大的水利工程正式启动。
汪子贤进行了分工: 磐石负责总体劳力的调配和监督,他将部落劳动力分成三班,轮流作业,保证工程昼夜不停(夜间点燃大量篝火照明),同时不耽误必要的狩猎、采集和守卫工作。 鹰眼负责精确的路线规划和坡度测量。他使用汪子贤传授的“水平线”原理(利用静止水面高度相同的特性),制作了简单的水平测量工具——一段挖槽注水的长木条,确保沟渠从头到尾保持均匀且合适的微小落差。 游鱼族人负责水下作业和土质判断。 断牙的驯养队负责后勤保障,提供更多的食物(尤其是肉食)以保证劳力们的体力。 而汪子贤自己,则负责总体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
引水口的开凿最为艰苦。战士们轮流用火烧灼岩石,再用陶罐提来河水泼洒,热胀冷缩之下,岩石发出噼啪的爆裂声。然后,力气最大的战士们用青铜钎和石锤撬开裂缝,一点一点地扩大开口。进展缓慢而艰辛,充斥着金属碰撞的声响。
与此同时,下游沟渠的挖掘也在同步进行。成千上万的人挥舞着青铜镐、石锛、木耜,甚至直接用双手挖掘泥土。号子声、工具的撞击声、监工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宏大而热烈。挖出的泥土被运送到低洼处垫平道路,或者用来加固沟渠的两侧边坡。
苍牙似乎也明白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它不再四处乱跑,而是安静地趴在汪子贤附近的高地上,耳朵竖立,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偶尔有不开眼的小兽靠近,它会立刻低吼着将其驱离,俨然一个忠诚的小卫士。
工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遭遇了几次塌方,幸好预警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延误了工期。还遇到了一段渗水严重的沙土层,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打下木桩、铺设草席和黏土进行防渗处理。但每当遇到困难,汪子贤总能提出解决的方案,或是调整工艺,或是改进工具。他的冷静和智慧,一次次地稳定了军心。
整个部落如同一个精密咬合的齿轮,为了共同的目标高效运转。即使是原先心存疑虑的族人,在看到工程一步步推进,尤其是看到那条越来越长的、人工开凿的“小河”雏形时,也都充满了期待和干劲。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条长约三里(约1500米),宽约半米,深亦半米的主干渠终于初步贯通!引水口也成功打开,清澈的河水汩汩地流入新开的渠道口。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通水!
所有参与工程的族人,以及几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沟渠沿线,尤其是农田的尽头。大家屏息凝神,目光投向河流的上游方向。
汪子贤站在引水口旁,深吸一口气,最后检查了一遍入口处的简易木闸(用于控制水量和日后维修),然后一挥手:“开闸!”
守在那里的战士用力撬开卡住木闸的石块。阻碍被移除,河水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立刻欢快地涌入渠道,沿着那微微倾斜的沟底,向着下游奔腾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