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过去了,一座粗糙、丑陋、却凝聚了众人心血的原始竖炉终于矗立在了岩山坡上。它约一人高,外形不甚规则,像一个巨大的泥瓮嵌在土里,鼓风口连接着两个新制成的、用整张野牛皮缝制的大型皮囊风箱,由两名壮汉同时操作。
“启明者,一切准备就绪了。”老铜匠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这十几天他耗费的心力极大。
炉膛内,已经按照汪子贤模糊的指示,分层铺好了砸成小块的木炭和……他们目前唯一能找到的、一种偶尔能在河边捡到的、带着暗红色锈迹的沉重石头(实为褐铁矿结核,但量少且分散)。这是无奈之举,汪子贤根本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成规模的铁矿石来源。此次点火,更多是对炉体本身、鼓风系统、耐火材料和冶炼过程的一次全面测试。
汪子贤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忐忑。他举起黑曜石权杖,沉声道:“点火!”
炽热的炭火被投入炉底鼓风口,两名壮汉奋力压动巨大的皮囊风箱,低沉的风声灌入炉内。更多的木炭和那少量红褐色石头被从炉顶开口投入。
蓝色的烈焰在炉膛内猛烈升腾,透过小小的观察孔(临时挖开后又堵上的小洞),可以看到内部已然化作一片白热的炼狱。惊人的热浪席卷而出,逼得众人连连后退。炉壁被烧得通红,甚至某些区域开始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冒出丝丝青烟,那是水分被急速蒸干甚至材料在承受极限考验的迹象。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紧张地盯着那座仿佛在痛苦呻吟的炉子,生怕它下一刻就炸裂开来。时间一点点过去,风箱的呼啸声和火焰的咆哮声是唯一的乐章。
不知过了多久,汪子贤示意停止加炭,减少鼓风,让炉子自然冷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第二天清晨,炉体才完全冷却下来。
怀着无比紧张和期待的心情,汪子贤亲自带领工匠,小心翼翼地凿开了出渣口。
里面,是一片狼藉。炉壁内侧不少地方出现了裂纹和熔蚀的痕迹,显然耐火材料仍需改进。大部分投入的红色石头似乎并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在清理到底部灰烬和熔渣混合物时,老铜匠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他用铁钳从灰烬中夹起了一小块东西!
那东西只有指甲盖大小,形状不规则,表面布满孔洞和杂质,颜色灰黑,但其断口处,在晨光下,却隐约闪烁着一丝不同于石头、也不同于铜的、特有的金属光泽!
虽然它体积小,杂质多,形态丑陋,但汪子贤一眼就认出了它——这是铁!是经过高温还原反应,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含有大量杂质和矿渣的海绵状铁块(铁疙瘩)!
成功了!尽管极其微小,极其初级,但这无疑是零的突破!这证明炉子的设计思路大体可行,木炭的温度足以还原铁!他们成功地迈出了炼铁的第一步!
“成功了……我们……我们炼出来了!”汪子贤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块沉甸甸、丑丑的铁疙瘩,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石。
尽管只是这么一丁点,但其意义无比重大!它证明了道路的正确性!
周围的族人虽然还不完全明白这小块东西的意义,但看到启明者如此激动,看到老铜匠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也明白,一项伟大的成就达成了!众人顿时欢呼起来!
汪子贤摩挲着那小块生铁,目光却投向了远方,投向了部落周边的山峦与河流。喜悦过后,一个更现实、更紧迫的问题浮上心头。
炉体需要改进,耐火材料需要优化,鼓风效率需要提升……但所有这些,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需要找到大量、易获取、适合冶炼的铁矿石!
目前这种零星在河边捡到的含铁石头,远远不够!没有稳定充足的原料,一切皆是空谈。
“苍牙,磐石。”汪子贤的声音恢复了冷静,“我们的炉子证明了可以炼出新的金属,但我们需要更多那种红色的、或者黑色、沉重的石头!组织人手,以部落为中心,向所有方向,尤其是沿着河流和山脚,仔细搜寻!注意那种成片的、颜色特异(红、黑、褐黄)的岩层或者矿脉!找到它,我们才能真正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
新的任务下达了。寻找铁矿,成为了继烧炭、建炉之后,最关乎未来的头等大事。岩山部落的命运,能否真正掌握更强大的力量,就看能否找到那大地埋藏的宝库了。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