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立柱必须足够粗壮,顶端要平整地接触顶板。”汪子贤指导工人们安装支撑,“横梁要与立柱牢固连接,最好用榫卯结构或者藤绳捆绑固定。”
工人们认真学习并实践着这些新技术。木心带领的木工小组专门负责制作标准化支撑构件,大大提高了效率。石骨则负责评估各矿点的安全性,决定哪些可以继续开采,哪些需要加固或封闭。
一周后,那个曾经险些酿成事故的矿洞已经被加固得十分安全。粗大的木支撑均匀分布在洞内,顶板和侧壁都得到了有效支撑。工人们可以安心地在里面工作,不再担心坍塌风险。
“太神奇了!”一位老矿工抚摸着坚固的木支撑,感慨道,“我挖了半辈子的石头,从来不知道还可以这样防止坍塌。大首领真是天降神人!”
汪子贤摇摇头:“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事,只是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学会这些知识,确保每个人的安全。”
他趁热打铁,组织编写了《采矿安全规范》,规定了采矿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如何评估岩层稳定性、如何设计矿洞尺寸、如何安装支撑、如何识别危险征兆等。这份规范被刻在几块大陶板上,放置在矿区入口处,提醒每位工人注意安全。
同时,汪子还建立了采矿安全培训制度。所有新老矿工都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学习基本的地质知识和支撑技术。通过考核后,才能获得下矿作业的资格。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大大提高了采矿安全性,也提高了效率。工人们因为不再担心安全问题,可以更专注地工作;良好的支撑使矿洞可以挖得更深更广,获取更多矿石。
一个月后,东山铁矿的产量比之前提高了近一倍,而事故率却降为零。这一成功经验很快被推广到西山铜矿和其他采矿点,整个联盟的采矿作业都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汪子贤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研究改进支撑技术,试验不同的木材和结构形式;指导工人们开发了一些简单的采矿工具,如用于测试岩层稳定性的探杆、用于测量洞室尺寸的量具等。
他甚至开始设计简易的通风系统,解决深矿洞的空气流通问题。虽然目前矿洞还不深,通风需求不迫切,但他知道随着采矿深入,这将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个午后,汪子贤再次来到东山矿区。与一个月前相比,这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矿洞入口整齐坚固,内部支撑井然有序;工人们按照规范操作,效率和安全都有了保障;新开采的矿石堆积如山,等待运输到山下。
石骨见到汪子贤,兴奋地报告:“大首领,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我们的铁矿石储备已经足够使用三个月!而且质量很好,冶炼出来的铁比以前更加坚韧。”
汪子贤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但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矿石多么丰富,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加快开采。”
“明白!”石骨郑重答应,“现在工人们都深刻理解安全的重要性了。前几天还有工人自己发现了岩层的小裂缝,立即报告并进行了加固。大家都说,有了这些知识,干活放心多了。”
汪子贤心中欣慰。他不仅教会了人们采矿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安全意识。这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保护。
当晚,汪子贤在记录联盟发展的陶板上,特意刻下了一行字:“生命重于矿石,安全先于生产。”这是他希望融入联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夜深人静时,胖墩给出了新的提示:
「文明进步评估: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工程技术应用提升。后续建议:1.完善安全制度;2.开发更多工程防护技术;3.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智力属性提升应用:知识转化与系统化能力增强。可解锁更多工程类知识应用。」
汪子贤默默记下这些建议。他知道,随着联盟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技术和管理上的挑战。但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团结努力的人们,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
第二天,他宣布成立“工程技术小组”,由木心、石骨和其他几位表现出技术天赋的人员组成,专门研究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安全防护方面。
同时,他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鼓励人们提出改进工艺和安全的方法。这一举措立即得到了积极响应,许多工匠和工人都开始主动思考和研究技术改进。
文明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矿石的开采和金属的冶炼上,更体现在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上。汪子贤看着这一切变化,心中充满希望。
在东山矿区的入口处,一块新立的木牌上刻着所有采矿人员的名字——这是汪子贤的主意,提醒每个人:安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对每个具体生命的责任和保护。
每当工人们经过这块木牌进入矿区,都会感到一种庄严的责任感。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在开采矿石,更是在实践一种新的文明理念——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尊重自然,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保障安全。
这种理念,正随着铁器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悄然融入联盟的血液中,成为这个新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汪子贤,这个来自异界的引领者,正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这一进程,让文明之火在安全的轨道上越烧越旺。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