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详细描述了铁器将给联盟带来的各种好处: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能力增强、生活品质改善等等。随着他的讲解,人们眼中的疑惑逐渐被惊奇和期待所取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立即信服。一些保守的老者仍然摇头表示怀疑:“大首领展示的确实令人惊叹,但如此复杂的工艺,真的能大规模实现吗?会不会耗费太多人力物力,最终得不偿失?”
汪子贤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任何新技术都需要投入和摸索。初期确实会困难重重,但一旦成功,回报将是巨大的。我们已经在西山小规模试验成功,现在有了东山的丰富矿源,大规模生产是完全可行的!”
他宣布将成立专门的冶炼和锻造小组,由石骨和木心共同负责,集中攻关铁器的大规模生产技术。同时,他也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人前来学习和参与。
演示结束后,人们渐渐散去,但讨论却更加热烈。铁矿石和铁器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工作场所,人们都在谈论这一新奇事物。
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有铁矿石从东山运回,堆积在冶炼区附近。汪子贤指导工匠们改进炼炉设计,扩大生产规模;试验不同的燃料配比和鼓风方式,提高冶炼效率;探索锻造技术,改善铁器质量。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大规模冶炼需要大量木炭,导致燃料供应紧张;铁矿石的运输效率低下,制约了生产规模;缺乏专业的冶炼工匠,技术进步缓慢。
最让人头疼的是,部分族人仍然对铁器持怀疑甚至抵触态度。一些老石匠担心铁器会取代他们的手艺;一些保守者则认为这是对传统的背离;甚至有人传言这些“黑石头”带有不祥之兆。
面对这些挑战,汪子贤没有气馁。他一方面组织人手解决技术问题:派人专门负责木炭生产,改进运输工具和方法,加强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和解释工作,亲自向持怀疑态度的人展示铁器的优势,消除他们的顾虑。
这天傍晚,汪子贤正在指导工匠改进鼓风装置,一位老者带着几个年轻人来到冶炼区。这位老者是部落中最受尊敬的制石器大师之一,此前对铁器一直持保留态度。
“大首领,”老者恭敬地说,“我和我的徒弟们观察了好几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黑石头’确实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潜力。我们愿意学习这门新技术,请您指点。”
汪子贤欣慰地点头:“欢迎你们的加入!新技术不会取代旧技艺,而是对它们的补充和提升。你们制作石器的经验对理解材料特性很有帮助。”
老者和徒弟们加入后,冶炼和锻造工作果然有了新进展。老石匠对石材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铁器的锻造技巧;他们的加入也影响了许多持观望态度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学习这项新技术。
一周后,第一批大规模生产的铁制工具正式分配使用。五把铁斧分配给伐木队,三把铁镐分配给采矿队,两把铁锹分配给农耕队,还有一把铁刀分配给狩猎队。
使用结果令人振奋:伐木效率提高了一倍多;采矿速度大幅提升;农耕队开垦新田地的速度明显加快;狩猎队带回的猎物也增多了。
这些实实在在的效果最终打消了大多数人的疑虑。铁矿石不再是“无用的黑石头”,而成了人人珍视的“黑色宝藏”。
随着对铁器价值的认识加深,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铁矿的开采和保护。汪子贤趁机完善了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规定了开采、运输、使用的各项规范。
夜晚,汪子贤站在住处门前,远眺东山方向。那里点点火光闪烁——矿工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开采着宝贵的铁矿石。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铁器的普及将彻底改变联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些曾被众人疑惑的“黑石头”。
转身回到屋内,汪子贤开始在陶板上记录铁矿石的特性和冶炼方法。他希望这些知识能够被后人传承和发展,让铁器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
“从疑惑到接受,从接受到珍视——这就是文明进步的过程。”他在心中默想着,“而我的责任,就是引导这一过程,让文明的火焰越烧越旺。”
窗外,冶炼区的炉火映红了一片夜空,仿佛预示着这个文明的光明未来。而那些曾经被众人疑惑的“黑石头”,正在这火焰中蜕变成推动文明前进的力量。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