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号”高炉的成功点火和首次出铁在联盟中引起了巨大轰动,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艰巨的挑战——维持高炉持续运转。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需要日夜不停的加料、鼓风和监控。
点火仪式后的第一天,整个冶炼区洋溢着热情和期待。工人们精神饱满地轮班操作,加料、鼓风、观察炉况,每一项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汪子贤亲自指导每一个环节,记录关键数据,调整操作参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最初的兴奋逐渐被枯燥重复的劳动所取代。高炉需要持续不断地添加燃料和矿石,鼓风系统需要人力不停操作,炉况需要时刻监控...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看不到尽头。
第三天傍晚,汪子贤注意到工人们的疲惫和懈怠。鼓风的节奏不再均匀,加料的间隔时长时短,记录数据也开始马虎起来。
“大家坚持住!”汪子贤鼓励道,“高炉冶炼是一个持续过程,不能有丝毫松懈。现在正是关键时刻,炉内反应正在持续进行,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但疲惫的工人们似乎听不进这些鼓励。一个年轻工人小声嘟囔:“都已经三天了,除了第一次出铁,再没见铁水出来。这炉子真的能持续出铁吗?别是白费力气...”
这话引起了周围几个工人的共鸣。确实,自首次出铁后,虽然高炉一直在运转,却再没有铁水产出。怀疑的情绪开始重新蔓延。
第四天,情况更加严峻。持续的高温作业让工人们精疲力尽,鼓风的人力开始不足,加料的节奏也乱了套。更糟糕的是,炉况开始出现波动——温度不稳定,部分区域出现过热现象。
“大首领,这样下去不行啊。”石骨忧心忡忡地报告,“大家太累了,操作开始走样。而且...而且不少人开始怀疑这高炉是否真的能持续出铁。”
汪子贤眉头紧锁。他理解工人们的疲惫和疑虑——连续数天重复单调的劳动却看不到明显成果,确实容易让人失去信心。但他深知,高炉冶炼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召集所有人,我要和大家谈谈。”汪子贤决定直面问题。
工人们聚集在高炉前,脸上写满疲惫和疑虑。汪子贤站在众人面前,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先静静地看着那座日夜燃烧的高炉。
“我知道大家很累,也很怀疑。”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有力,“连续四天不停劳作,却看不到明显成果,这种滋味不好受。”
工人们默默点头,这正是他们的心声。
“但请大家想一想,”汪子贤继续说道,“任何有价值的事情都需要时间和耐心。高炉冶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个持续的化学过程——矿石需要时间被还原,铁需要时间积聚,炉内需要时间达到平衡...”
他用简单的比喻解释复杂的过程:“就像煮一锅好汤,需要文火慢炖,让味道慢慢融合。急火快煮反而煮不出好汤。”
他指着高炉:“这座炉子内部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矿石中的铁正被一点点分离出来,积聚在炉底。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稳定的温度,需要持续的操作。任何中断都可能让整个过程前功尽弃!”
汪子贤接着展示了记录的炉况数据:“看这些数字:炉温正在逐渐稳定,燃料效率在提高,一氧化碳浓度在增加...这些都是向好的迹象,说明炉内反应正在顺利进行!”
这些具体数据让工人们眼中的疑虑稍减。他们没想到大首领每天都在记录和分析这么多细节。
“我向大家保证,”汪子贤语气坚定,“只要坚持正确的操作,铁水一定会再次流出!而且这次流出的将会更多、更好!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坚持!”
他宣布调整工作安排:缩短单班工作时间,增加轮换频率;提供更好的饮食和休息条件;建立奖励机制,对坚持操作的工人给予额外奖励。
最重要的是,汪子贤决定亲自带队值守最艰苦的夜班。他要以身作则,表明自己对这项技术的信心和承诺。
当晚,汪子贤真的留在冶炼区,与夜班工人一起操作鼓风系统,添加燃料,记录数据。大首领的亲力亲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工人们的操作重新变得认真起来。
然而考验远未结束。第五天,高炉出现了一次严重险情——一个风口附近的炉壁过红,有明显熔穿风险!
“快!减弱这个风口的鼓风,加强周围区域的鼓风!”汪子贤立即指挥,“准备湿黏土进行外部冷却!”
工人们迅速行动,但心中恐慌不已。如果炉壁熔穿,整个高炉可能毁于一旦!
汪子贤却异常镇定。他亲自调配冷却用的黏土,指导工人如何均匀敷在过热的炉壁上。同时调整各风口的鼓风量,让温度分布重新均衡。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紧急处理,险情终于解除。炉壁温度逐渐恢复正常,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到了吗?”汪子贤趁机教育工人,“高炉操作需要时刻警惕,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方法,就能化解危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