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匕首的成功震撼了整个联盟,也点燃了所有人对铁器的渴望。各个生产部门的负责人都挤在汪子贤的屋外,争相申请配发铁制工具。伐木队需要更多铁斧,矿工们渴求铁镐,农夫们期盼铁锄,建筑队则眼馋铁凿和铁锤。
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汪子贤意识到,依靠零星分散的锻造已经无法满足联盟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专业化的铁匠队伍,实现铁器的批量生产。
清晨,联盟议事厅内,汪子贤召开了紧急会议。各行业代表济济一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把展示用的铁匕首上,眼中满是渴望。
“大家都看到了铁器的威力。”汪子贤开门见山,“但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满足所有人对铁器的需求?”
石骨首先发言:“大首领,我们狩猎队需要铁矛头。昨天我们试用了那几把铁矛,狩猎效率提高了三倍!而且更安全!”
老矿工黑石急忙接话:“矿上更需要铁器!石镐磨损太快,效率低下。如果有铁镐,我们采矿速度能快上五倍不止!”
“我们伐木队也是...” “农田开垦需要铁锄...” “建筑队需要铁凿雕刻石材...”
会场顿时吵成一片,各行业都陈述着自己对铁器的迫切需求。
汪子贤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明白大家的需求。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改变目前零星打铁的方式,建立专业的铁匠工坊,批量生产铁制工具!”
“批量生产?”众人对这个新词感到陌生。
“就是像制陶工坊那样,专门有一批人负责铁器制作,分工合作,按照统一标准大量制造。”汪子贤解释道,“这样效率会比现在各自零星打造高得多。”
松伯若有所思地点头:“就像我们制陶,有专门和泥的、塑形的、烧窑的,各司其职,确实比人人自己制陶效率高。”
“正是这个道理!”汪子贤赞许道,“我计划组建专业的铁匠队伍,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让铁器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这一提议得到了全场一致支持。会议决定抽调联盟中最有天赋的工匠组成第一支专业铁匠队,由汪子贤亲自指导培训。
选拔消息传出后,近百名工匠报名参选。汪子贤设置了严格的选拔标准:不仅要有强健的体力和耐力,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
经过三轮测试,最终选出了二十名首批铁匠学徒。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石匠,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甚至还有两名心灵手巧的女性工匠——这在联盟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为什么选女人当铁匠?”有保守者质疑道。
汪子贤正色回答:“铁匠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细心和耐心。女性手巧心细,在精细加工方面有独特优势。我们联盟珍视每个人的才能,不论男女。”
这一开明态度赢得了更多人支持,特别是女性族人的由衷拥护。
铁匠工坊选址在冶炼区旁,方便取用生铁料。汪子贤规划了合理的功能分区:原料区、锻打区、淬火区、精加工区和成品区。还特别设计了联排锻炉,可同时容纳十人一起作业。
开工前,汪子贤为全体铁匠学徒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
“要成为合格铁匠,首先需要了解铁的习性。”汪子贤在第一课上讲解道,“铁是有生命的材料,它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性格:冷时倔强,热时柔顺;锤击可使它坚强,淬火能令它刚硬...”
这些形象比喻让学徒们很快理解了铁的特性。汪子贤还编写了《铁匠入门手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基本工具使用、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
培训结束后,铁匠工坊正式开工。第一天,汪子贤亲自示范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今天我们先从最需要的铁斧开始。”汪子贤宣布,“批量生产的关键是标准化和分工合作。”
他将斧头制作分解为七个步骤:选料、加热、初锻、成型、精修、淬火和装柄。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
“你们二十人分为四组,每组五人,负责不同工序。”汪子贤安排道,“第一组负责选料和初加热;第二组负责初锻和成型;第三组负责精修和淬火;第四组负责最后检查和装柄。”
这种分工合作的模式让学徒们感到新奇。过去每个工匠都是独立完成全部工序,现在只需专精其中一环。
“大首领,这样每人只做一部分,能学会全套手艺吗?”有学徒担忧地问。
汪子贤微笑回答:“首先专精一艺,融会贯通是后续的事。就像学习狩猎,先精通一种武器,再掌握其他。”
工坊开始运转起初难免混乱。选料组切割的铁块大小不一,导致锻打组难以处理;淬火组有时温度掌握不准,导致斧头过硬易碎...
汪子贤不急不躁,耐心指导每个环节,逐步改进流程。三天后,工坊开始走上正轨,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第七天,工坊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日产量达到十把铁斧!而且质量稳定,都能达到使用标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