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胖墩提供的科学规划蓝图,汪子贤信心大增。他立刻召集了木须长老、工匠头领、以及各部落负责建设的代表,将规划方案公布。
看着沙盘上清晰无比的规划图,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如此整齐划一、条理分明的布局,是他们从未想象过的。
“这……这真是太精巧了!”木须长老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道路纵横,户户规整,还有这么大的公共空地!连排水的大沟都预先想好了!大首领,这真是……神启啊!”
汪子贤笑了笑,没有解释胖墩的存在,只是说:“这是集众人之智,深思熟虑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
建设“南城区”的浩大工程,就此拉开序幕。
首先是由勘探队和文字院学员负责的测量和划线工作。他们拿着标杆和绳索,按照规划图的尺寸,在缓坡地上打下木桩,拉出白灰线,清晰地标出道路和房屋的边界。巨大的棋盘格图案出现在大地上,充满了令人震撼的人工秩序感。
紧接着,大规模的劳动力被组织起来。按照汪子贤“以工代赋”的政策,各家各户的壮劳力纷纷扛着石锄、木锨、藤筐来到工地。按照分工,有的负责挖掘地基,有的负责平整道路,有的负责去附近砍伐合适的树木作为梁柱,有的负责去河边挖取黏土并混合草茎制作泥砖。
工地之上,号子声、挖土声、伐木声、搬运者的脚步声汇成一曲热烈的劳动交响。汪子贤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指挥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标准化建设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工匠们只需要熟练掌握几种标准房屋的建造流程,就可以大规模复制。木骨结构如何搭建,泥墙厚度如何,茅草顶如何铺设才能防雨防风,都有了一套相对标准的做法。这极大地加快了建设速度,也保证了基本的质量。
新的长屋与旧区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房屋空间更大,布局更合理,都预留了窗户的位置(暂时用兽皮或草帘遮挡)。每户都有独立的炊事和储物空间,小院可以用篱笆围起来,种植蔬菜或饲养家禽。
人们对于新区的期待日益高涨。每当完成一片区域的房屋主体建设,都会有即将入住的居民跑来观看,指指点点,脸上洋溢着对未来新家的憧憬。
当然,问题也层出不穷。 木材供应一度紧张,需要组织狩猎队护卫伐木队去更远的山林;黏土的质量不稳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土源并进行配比试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冲垮了几段刚挖好的地基沟渠,让大家意识到了排水设施必须尽快跟上房屋建设的进度……
汪子贤忙得脚不沾地,不断决策,不断调整。而胖墩则成为了他随身的最佳顾问。
“宿主,东南区黏土粘性不足,建议混合百分之十五的细沙和碎陶粒增加强度。” “宿主,根据天气模式分析,建议优先完成主干排水渠的挖掘,并设置临时导流沟应对近期可能降雨。” “宿主,计算显示,当前伐木效率过低,建议制作十辆大型木橇,采用牛拉方式运输原木,可提升效率三倍。”
在胖墩的精准计算和优化建议下,许多难题得以快速解决,工程效率显着提升。
历时近两个月,在南方的第一场雪落下之前,南城区第一期工程——足以容纳三百户家庭的标准长屋及其主干道路网络——终于宣告竣工。
看着那一排排整齐划一、泥墙厚实、茅草屋顶平整的新房屋,如同列队的士兵般矗立在原本荒芜的坡地上,所有参与建设的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分配新房成了联盟最热闹的喜事。按照出工多少、家庭人口、特殊贡献等综合因素,经过公开评议,第一批三百户家庭兴高采烈地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家钥匙(一种特制的木牌)。搬迁的那几天,南区道路上满是扛着家具、抱着孩子、牵着牲畜的笑脸。
【智力+1】系统的提示音在汪子贤脑海中响起。这一次,奖励的是他对大规模工程项目出色的规划、组织和优化能力。他感到自己的思维更加缜密,对空间布局、资源调配和流程管理的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站在新区中央预留的空地上,汪子贤望着四周崭新的家园和远处仍在延伸的白线(第二期工程的规划线),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这只是第一步。
“房子建好了,但要让这里真正成为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家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对身边的木须长老说道,“尤其是胖墩提到的,每户的排水连接,公共厕所的位置,垃圾如何集中处理……这些关系到所有人的健康,下一步必须立刻跟上。”
木须长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大首领说的是。新区这么好,可不能因为脏乱差了。您说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汪子贤望向那些刚刚欢天喜地搬入新家的人们,知道新的挑战就在眼前。建设从未停止,文明正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步步向前。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