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来到聚居地边缘一处空地。汪子贤早已让几个族人按照他的吩咐,准备了一些材料:两块长约一丈(约三米)、高约两尺(约六十厘米)的厚实木板,数十根一头削尖的木桩,大量混合了碎石子和切断干草的粘土,以及几根头部削平、颇为沉重的粗木棍——这就是原始的“夯杵”。
“看好了,这就是‘版筑法’!”汪子贤撸起袖子,亲自下场指挥。他让族人将两块木板一左一右平行放置,间距约两尺,形成一个长长的“夹腔”。然后指挥他们用木槌将那些一头削尖的木桩,沿着木板外侧紧密地敲入地面,固定住木板,防止其在夯土时向外胀开。
“这固定木板的木桩,叫做‘桢’,这左右两边的木板,叫做‘干’,或者叫‘版’。”汪子贤适时地普及着名词,这些都是胖墩紧急灌输的,“合起来,这结构就叫‘版干’。”
接着,他让族人将混合好的粘土(里面按照他的要求掺入了大约三成比例的碎石和少量切碎的干草,以增强拉结力和抗裂性)用藤筐运来,倒入夹板形成的“版干”之中。
“注意,不要一次倒满!”汪子贤提醒道,“分层填入,每次填土厚度不要超过一尺(约三十厘米)。”
待泥土填到约一尺厚,汪子贤拿起一根夯杵,示范道:“就像这样,双手握紧,举高,用力砸下去!要均匀,要密实!把这松软的泥土,夯得结结实实!”
说着,他用力将夯杵砸下,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泥土表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凹痕。几个围观的战士觉得有趣,也纷纷拿起夯杵,学着样子开始夯打。
“咚!”“咚!”“咚!”
沉闷而有节奏的夯击声在空地上响起,吸引了越来越多族人的围观。大家好奇地看着这新奇的一幕,看着松散的泥土在反复夯击下,逐渐变得紧密、坚实。
一层泥土夯实后,再填入新土,继续夯打。如此反复三次,直到夯实的土体高度与两侧的夹板顶端平齐。
“好了!停!”汪子贤叫停了夯击。他指挥族人小心地将固定夹板的木桩(桢)拔出,然后慢慢将两侧的夹板(版)卸下。
一堵高度两尺、宽度约两尺、长度一丈的坚实土墙,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堵土墙表面布满了一层层的夯筑痕迹,质地坚硬,用手用力按压,几乎纹丝不动,与旁边松软的普通泥土形成了鲜明对比!
“成了!”汪子贤拍了拍坚硬的墙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这只是最原始版本的版筑夯土,但其强度已经远超他的预期。胖墩提供的配比和工艺,果然有点东西。
“天哪!这泥巴……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一个族人惊叹道,忍不住也用拳头砸了砸墙体,发出沉闷的响声。
岩虎走上前,运足力气,一拳砸在土墙上,只留下一个淡淡的拳印,墙体岿然不动。他眼中露出震惊之色:“好硬的土!这要是筑成城墙,除非用巨木撞击,否则一般人根本别想撼动!”
苍痕长老抚摸着墙体表面的夯层,感受着那份坚实,喃喃道:“化土为石,近乎道矣……城主此法,真乃神授!”他再次将功劳归到了虚无缥缈的“祖灵”身上,让汪子贤省了不少口舌。
飞羽则更关注细节:“城主,如此筑城,耗时耗力必然巨大。这一小段墙,就动用了我们七八个壮劳力,忙活了近半天。若要筑起环绕我们规划区域的城墙,其长度……”
汪子贤点点头,神色凝重起来:“没错,这将是一项旷日持久、消耗巨大的工程。初步估算,我们规划的这道城墙,周长可能超过两千米(他按照现代单位估算,并做了换算),高度至少要达到一丈五尺(约四米五)以上,底部宽度至少要三到四尺(约一米到一米二),顶部宽度也要保证能容两人交错而行。这需要的土方量、人工、时间,都是天文数字。”
众人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之前只是觉得筑城好,但直到此刻,才真切感受到其背后代表的庞大工作量。
“但是!”汪子贤话锋一转,声音提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再难,我们也必须做!这道城墙,不仅是为了防御野兽和敌人,更是为了凝聚我们炎黄城的人心!它将成为我们文明的象征,告诉所有觊觎我们的人,我们在这里扎根了,我们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欺凌的小部落!我们是在建造一个传承万代的基业!”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并非没有优势。第一,我们有几乎取之不尽的粘土和黄土。第二,我们有初步成型的组织能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北方采石场的方向,“我们有了三十七个需要‘劳动赎罪’的战俘!他们将是我们筑城工程的主力军!”
用敌人的劳力,筑自己的坚城!还有比这更划算、更解气的买卖吗?
众人的眼神再次变得炽热起来。是啊,有了那些免费(仅需管饭)的劳力,工程的难度似乎降低了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