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禾伯不敢置信地看着手里的铁锄,又看看地上那道新鲜的痕迹,激动得手都在抖。“神了!真是神了!这比木锄快了十倍!不,百倍!”
其他老农也纷纷上前尝试,一时间试验田里“嗤啦”声不绝于耳,原本需要半天才能除完的草,不到一刻钟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土地也变得松软。
接着,汪子贤又让人套上了那个造型奇特的铁犁铧,由两个强壮的战士在前面拉,禾伯在后面扶着木制的犁架。
一开始,扶犁的禾伯还不得要领,犁铧在地里歪歪扭扭。但在汪子贤(其实是胖墩在实时指导)的指点下,他很快掌握了技巧。随着拉犁战士发力,那带弧度的尖锐犁铧轻松地破开坚实的土地,向下深入,然后向上翻起,一道深而整齐的犁沟出现在众人面前!
“成功了!”汪子贤用力一挥拳。虽然这只是最原始的人力犁,效率比不上牛耕,但比起用木棍石耜戳地,已经是质的飞跃!有了深耕,庄稼的根系就能扎得更深,吸收更多养分,抗旱能力也更强!
亲眼见证了新式农具的巨大威力,禾伯和几位老农激动得老泪纵横,围着铁锄和铁犁摸了又摸,仿佛在看什么绝世珍宝。
“城主!有了这些神器,咱们炎黄城的粮食,以后再也不愁了!”禾伯声音哽咽地说道。
“哈哈,好说好说!这只是开始!”汪子贤得意洋洋,“铁锤叔,立刻全力生产铁锄和铁犁铧!优先配备给垦荒队和现有的农田管理组!”
“是!城主!”铁锤叔也是与有荣焉,大声应命。
随着第一批铁制农具的投入使用,炎黄城的农业面貌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
新的垦荒令激发了族人的巨大热情。每天完成部落的集体劳动后,总有大批族人自发地前往划定的垦荒区,挥动着崭新的铁锄,砍伐灌木,清除杂草,开垦荒地。铁犁则被用于深耕和平整土地,效率惊人。一片片新的田地被开辟出来,整齐地排列在河岸两旁。
水利工程也同步展开。在飞羽的协调下,一部分劳力和战俘被抽调出来,沿着胖墩规划好的路线,开始挖掘主干渠和分支水渠。挖出来的泥土则被用于加固城墙基座和填充护城河,一举两得。虽然工程浩大,但看着清澈的河水沿着新挖的渠道汩汩流向远处的田地,所有人都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汪子贤也没闲着,整天泡在田里和工坊之间,指导选种、施肥(他推广了简单的堆肥法)、以及新农具的改进。他甚至根据胖墩提供的资料,尝试着将铁犁铧的形制稍微修改,使其更适合当地的土质。
“胖墩,扫描一下这几株黄穗草的长势,分析一下缺不缺什么微量元素?”
“滴滴!扫描完成!宿主大大,这几株植株叶片泛黄,茎秆纤细,初步判断缺氮。建议补充腐熟有机肥,或者……嗯,本系统检测到附近有少量鸟类粪便堆积,富含氮磷钾,可以少量试用。”
“得,这就去组织人手捡鸟粪去!”汪子贤从善如流。
在他的“科学”指导和金属工具的加持下,炎黄城的农业生产效率打着滚地往上翻。
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当第一场秋霜降临,染红了山林时,炎黄城迎来了第一个真正的丰收季。
广袤的农田里,金黄色的黄穗草穗子沉甸甸地压弯了腰,在秋风中摇曳,如同金色的海洋。地蛋的植株下,挖出来的是一个个比拳头还大的块茎,堆成了小山。爬藤豆的豆荚饱满,剥开来是滚圆饱满的豆子。
族人们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和满足,挥舞着铁镰刀(新打造的),忙碌地收割着庄稼。孩子们在田埂上奔跑嬉戏,帮着拾取掉落的穗子。装满粮食的藤筐、新制的独轮车,川流不息地将收获运往城中新建的、坚固宽大的粮仓。
粮仓由苍痕长老亲自负责管理,他带着几个识数、心细的族人,拿着汪子贤发明的“刻木记账法”(就是在木片上刻痕记录数量),一丝不苟地清点、入库。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苍痕长老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嘴里不停地念叨:“仓廪实,仓廪实了啊……”
经过粗略统计,今年炎黄城的粮食总产量,比去年翻了整整三倍还多!这还是在人口有所增加(新生儿和吸纳的少量流散野人)的情况下!充足的粮食,意味着部落再也不用为冬天的食物发愁,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意味着文明的根基被彻底夯实!
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整个炎黄城。汪子贤大手一挥,宣布举行盛大的“丰收祭典暨首届炎黄美食节”!
祭典当天,中央广场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族人们穿上了自己最好的兽皮衣服,脸上涂着彩色的矿物颜料,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广场中央,摆放着用新收获的粮食制作的各种食物——香喷喷的黄穗草饭(类似小米饭)、烤得金黄流油的地蛋、用豆子煮的浓汤、甚至还有汪子贤指导女人们尝试用粮食发酵酿造的、度数极低的“醴酒”(甜米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请大家收藏:(m.zjsw.org)开局无甲:我在原始世界建文明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