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步兵在炮火掩护下,以散兵线推进,试图接近新军前沿。然而,迎接他们的,除了依旧精准的步枪射击,还有那呼啸而来的“腾鳌一式”手榴弹!延时引信使得士兵可以更从容地投掷,而增强的破片则让趴在弹坑里的日军也难以幸免。爆炸声更加沉闷有力,杀伤范围明显增大。
更让日军感到困惑和恐惧的是新军狙击手的威胁。那些装备了加装简易照门、使用改良火药子弹的村田步枪的精确射手,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提升,他们专门猎杀日军的军官、炮手和通讯兵,给日军的基层指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战斗依旧惨烈,日军凭借兵力优势和新战术,一度突破了部分前沿阵地。但当他们试图巩固突破口时,新军预备队迅速通过坑道机动而至,发起了凶猛的反冲击,手中除了刺刀,更是大量使用了捆绑在一起的集束手榴弹,对日军占据的残垣断壁进行了毁灭性的爆破清剿。
这一次,日军感受到的阻力,不仅仅是意志上的坚韧,更夹杂了一种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技术层面上的“不对等”。对方的炮火似乎更“聪明”了,手榴弹更致命了,冷枪也更难防范了。
尽管日军最终再次被击退,但腾鳌堡守军的伤亡也比以往更大。技术的优势,在绝对的数量差距面前,尚不足以形成压倒性的胜利,但它确实显着提高了日军的进攻成本,迟滞了其攻势,并为守军注入了更强的信心。
战斗结束后,高岩再次来到技术工坊。他看着那些因为连续奋战而双眼通红、却面带兴奋的工匠和学员们,看着那些经过实战检验、亟待改进的“腾鳌一式”手榴弹和射表图纸,心中清楚,这条路走对了。
技术奇点,已经开始显现其威力。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它点燃的,是对知识、对创新的尊重,是对“器”之利的重新认识。
他知道,仅仅在腾鳌堡一隅之地进行这些小打小闹的改良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更广阔的舞台,更雄厚的资源,更需要将“技术强军”的理念,根植于这个古老帝国僵化的躯体之中。
他铺开纸张,开始起草一份给聂士成乃至朝廷的万言书。他要系统阐述技术革新对于现代战争的颠覆性意义,要请求建立正式的兵工研发机构,要呼吁打破陈规,广纳格致人才。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高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工坊的墙壁,看到了未来那由钢铁、化工、机械与电磁所主导的战场。
技术的洪流,已然在他的手中,撬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接下来,他要做的,是让这道缝隙,不断扩大,直至冲垮那阻碍时代前进的腐朽堤坝。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