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军魂”的塑造。
高岩深知,没有灵魂的军队,装备再好也不过是乌合之众。他在新军中强力推行文化教育,设立“随营学堂”直至镇一级,要求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学习战术、地理、历史。他亲自撰写《军人精神教育》教材,摒弃空泛的忠君说教,转而强调“保家卫国”、“扞卫华夏”、“军人荣誉”和“责任担当”,试图培养士兵的国家民族意识和职业军人精神。他严格要求军纪,强调“军令如山”,但同时严禁军官克扣粮饷、随意打骂士兵,并建立了相对公平的晋升和奖惩机制。
练兵场设在远离京城、相对独立的通州大营。每日拂晓,号声响起,整个大营便如同苏醒的巨兽,开始了雷打不动的操练。队列、射击、战术协同、土工作业、体能训练……科目繁多,要求严苛。高岩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训练场,他不再是那个亲自操枪冲锋的哨官,而是更像一个严谨的工程师和战略家,观察、指导、修正着这支庞大军队的每一个细节。
朝野的目光,或期待,或嫉妒,或疑虑,都聚焦于通州大营。武卫新军第一镇,这支承载着帝国自强希望与高岩个人野心的“楷模”新军,正在汗水与争议中,悄然成型。它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演练,都牵动着各方势力的神经。
高岩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方龙腾虎跃、口令震天的练兵场,心中并无丝毫轻松。他知道,打造这支“楷模”军队,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如何应对来自内部旧势力的阻挠和外部强敌的觊觎,才是真正的考验。
新军楷模,已成标杆。但这标杆能否立得住,能否指引方向,还需经历更严峻的风雨洗礼。他握紧了手中的《武卫新军暂行操典》,目光坚定地望向南方。那里,是帝国的中枢,也是风暴酝酿的中心。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