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整编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那股刮骨疗毒般的痛楚与新生般的躁动仍在军队肌体中流转。高岩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雄厚国力的支撑。在挥向外部强敌与内部积弊之前,他必须先对自己掌控的这片土地、这些资源、这方人心,有一本清晰无比的账册。于是,一场覆盖军政府控制区全境的、旨在摸清家底、评估实力的系统性盘点,在高岩的亲自督导下,全面展开。其成果,最终汇聚成一份沉甸甸的《戊戌年春军政总览》,呈于总司令部案头。
这份总览,不再仅仅是模糊的“兵强马壮”或“民心可用”,而是以尽可能详实的数据和冷静的分析,勾勒出这个新生政权的真实轮廓与力量边界。
一、 军事砥柱:初具规模的战争机器
· 陆军力量:
· 总兵力:经过“淬火”整编,核定员额,华夏革新军陆军常备兵力为 五师三旅又一团,总计约 六万八千人。这已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野战力量。
· 主力步兵师(5个):每师下辖3步兵团、1炮兵团(装备12-16门75mm野炮及24-36门各式迫击炮)、及直属分队。核心装备“三一式”步枪换装率已达六成,预计年内可全面换装完毕。师属炮兵和大量配属营连的迫击炮,构成了远胜旧式军队的基层火力支柱。
· 直属部队:
· 近卫旅:约3500人,全员装备“三一式”步枪及少量试验型“雷公铳”(霰弹枪),为全军训练、装备之样板。
· 骑兵旅:约2000骑,承担侦察、侧翼掩护与快速突击任务。
· 炮兵司令部:直辖一个重炮团,拥有24门150mm重型榴弹炮(部分为仿制克虏伯),是为战略拳头。
· 工程兵旅:约2500人,装备有野战舟桥、爆破及筑城器材。
· 训练与士气:随营学堂升格后的“陆军军官学堂”已常态化运行,基层军官和士官轮训制度初步建立。政治教导员体系虽仍有磨合,但军队凝聚力和士兵对“革新”事业的认同感显着高于整编前。
· 隐忧:技术兵种(尤其炮兵、工兵)骨干仍显不足;骡马化程度虽高于清军,但摩托化遥不可及;弹药,尤其是炮弹的持续生产能力面临考验。
· 海军力量:
· 总吨位与主要舰艇:海军总排水量约 一万五千吨。
· 水面舰艇:以“镇海”、“靖海”两艘无防护巡洋舰(各约2200吨)为核心,辅以4艘“海鹰”级巡防舰(改装,各约800-1000吨)及2艘新建成的“惊雷”级鱼雷艇(90吨)。主要负责近岸巡逻、护航、对岸支援。
· 水下力量:3艘“海蛟/海龙”级潜艇(350-400吨)为最锋利的獠牙,但其活动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 岸防体系:旅顺、威海、青岛、登州四大基地的岸防炮台构成坚固盾牌,核心为超过40门150mm至240mm的重炮。
· 基地与建造:崆峒岛潜艇基地、登州/威海船坞已投入使用。“蓝海造船所”(青岛)一期工程进入尾声,具备建造3000吨级舰艇潜力。S-90型鱼雷艇可自建,但更大舰艇仍需依赖国外图纸与核心部件。
· 隐忧:缺乏真正的远洋作战能力,无法与列强任何一支主力舰队正面交锋;舰艇型号杂乱,后勤保障复杂;严重依赖外部(德国)技术输入。
· 军工生产:
· 登州机器局为核心,具备月产“三一式”步枪 1500支、75mm野炮 8门、配套弹药 150万发、炮弹 8000发 的能力。无烟发射药、简易无线电台、“雷公铳”等亦可自产。
· 研发能力:“启明”工程组与机器局设计处结合,已具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一定改进能力。
· 瓶颈:优质钢材、特种金属、大功率柴油机/蒸汽轮机等仍依赖进口;精密加工设备不足;产能无法满足大规模战争消耗。
二、 内政根基:百废待兴中的艰难塑形
· 控制区域:有效统治山东全境(含胶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除少数孤点),面积约 25万平方公里,人口估算 约2800万。
· 行政体系:建立了省(山东、辽东)-府-县三级行政架构,但基层(尤其辽东)仍需军队力量维持秩序,官僚体系效率与廉洁度有待提升。
· 土地与农业: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清丈田亩的区域约占六成,初步推行新税制(累进税)。分配部分官田、无主地予贫农,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底层支持。但粮食自给仍显紧张,需部分依靠江南输入或对外购买。
· 财政金融:“兴业银行”初步站稳,银元券在核心区恢复流通,但信用仍脆弱。财政收入主要依赖盐税、关税(有限)、田赋及官营工矿利润,支出浩繁,长期处于赤字状态。
· 教育与人才:各县“蒙学堂”已设立逾三百所,但师资、教材匮乏。“格致学堂”、“船政学堂”在校生约千人,为未来储备人才。吸引南方及海外人才初见成效,但数量远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