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长长的走廊里,回荡着焦急而沉重的脚步声。经济人民委员部的负责人,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来自西伯利亚铁路枢纽的报告,脸色灰败地闯进了最高决策层的会议室。报告显示,又一段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因缺乏燃料和备用零件而陷入半瘫痪状态,连接巴库油田与核心工业区的输油管道也因设备老化和人为破坏,输油量降至冰点。
“同志们!我们必须面对现实!”这位委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乌拉尔工业区的机床因为缺乏润滑油正在磨损,顿巴斯的煤矿因为缺少新的矿用钢轨而减产,甚至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的面包配额都因为粮食运输不畅而不得不再次削减!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如同西伯利亚的冻土。托洛茨基的反对派声音虽然被压制,但经济濒临崩溃的现实,却比任何政治对手都更具威胁。持续的内战、西方列强的严厉封锁、以及急于求成的工业化尝试,几乎榨干了这个新生政权最后一丝元气。
“中国人……他们最近在边境的动向如何?”一位身着军装、眉头紧锁的领导人沉声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上的中亚地图,那里标注着共和国日益活跃的“贸易站”和“勘探队”。
“他们的‘商队’像蝗虫一样,用粮食、布匹和劣质工业品,换取我们中亚地区宝贵的棉花和矿产!他们的铁路勘探队,距离我们的防线最近处不足五十公里!更重要的是,”情报部门的负责人补充道,语气凝重,“根据我们截获的零星信息和叛逃者口供,他们在远东的军事部署,尤其是那种该死的、能从天而降攻击我们后方枢纽的新式武器,似乎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战能力。”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致命的警告:“如果我们东西两线同时承受压力,特别是在东方陷入一场与一个拥有未知武器、且工业潜力巨大的国家的长期消耗战,那么波兰人和西方干涉军,很可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一样,从西边扑上来,将我们彻底撕碎!”
一、 抉择:生存与领土
残酷的现实,迫使克里姆林宫内的争论焦点,从“如何守住沙皇的遗产”,转向了“如何让苏维埃政权生存下去”。
“收缩!我们必须战略收缩!”务实派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东方的土地是广阔,但在目前,它们更多的是负担,是流血的伤口,而不是财富!中国人想要,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历史情绪和所谓的‘民族尊严’。而西方,波兰、罗马尼亚,还有背后的约翰牛和高卢鸡,他们要的是我们的命!”
“可是,将伟大的俄罗斯母亲的土地拱手相让?这是背叛!是耻辱!”仍有强硬派不甘地低吼。
“是暂时的退却!”主持会议的核心人物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沙哑却带着决断,“保住苏维埃政权,保住革命的火种,比保住那些我们目前无法有效控制、甚至还在不断消耗我们力量的遥远土地更重要!等我们恢复了力量,整顿了内部,未来的一切,都可以重新讨论!”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东方:“告诉中国人,我们同意谈判。不是之前那种试探性的,是认真的、解决所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谈判。底线……”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可以原则上同意以《尼布楚条约》为基础,重新全面勘定东段边界。”
会议室一片死寂。这意味着,不仅仅是要放弃《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侵占的土地,甚至要退回到彼得大帝之前的疆域状态,将包括尼布楚城、以及……贝加尔湖以南的广袤区域,都置于谈判桌上。这是前所未有的退让。
二、 北京:意外的“厚礼”与冷静的审视
当苏俄方面通过秘密渠道,将这一“原则上同意以《尼布楚条约》为基础全面勘定东段边界”的信息传递到北京时,就连一向沉稳的曾慕韩,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立刻向南京发出了最高密级的电文。
高岩在总统府召集了核心幕僚。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难以置信却又极力克制的兴奋。
“《尼布楚条约》……他们真的肯退这么远?”王奎看着地图上那条划在贝加尔湖以南的古老界线,呼吸都有些急促。那意味着,不仅仅是外东北,整个外蒙古以北、贝加尔湖东南的广袤森林、草原和湖泊,都将重归华夏版图。
“压力看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宋亦舟保持着冷静,“他们这是断尾求生。想用东方的土地,换取与我们关系的缓和,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默契,以便集中力量应对西方。”
“贝加尔湖……”陈念恩喃喃道,他想到的是那片巨大淡水湖所蕴含的资源、航运价值以及战略地位。
高岩没有说话,他的手指在地图上那条代表着《尼布楚条约》的虚线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了“柏海儿湖”(贝加尔湖)的位置。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没有丝毫被这“意外厚礼”冲昏头脑的迹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洋钢铁军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