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的加入,如同给一架原本运转艰涩的机器注入了优质的润滑油。他以其过人的才干和广陵陈氏的影响力,迅速理清了屯田事务的脉络,招募流民、划分田亩、协调工具、兴修小型水利,一切都有条不紊地铺开。曹豹肩头的压力为之一轻,终于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另一个关键领域——军事整合。
功勋制解决了“分利”的问题,双城策明确了“分工”的框架,但两支来源不同、战法迥异、甚至彼此心存芥蒂的军队,能否在战场上真正形成合力,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曹豹深知,没有经过实战磨合的联盟,如同沙土筑成的堡垒,经不起真正的风浪。
他将“联合剿匪,实战练兵”的想法,分别向刘备和吕布提出。
下邳府衙内,刘备仔细聆听着曹豹的陈述,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元显所虑极是。将士之间,若无并肩作战之情谊,仅靠法度约束,终是隔了一层。以剿匪之名行演练之实,既可清除地方匪患,安靖乡里,又能磨合两部兵马,确是一举两得之策。”他对此表示了全力支持。
小沛军营中,吕布的反应则更为直接痛快。他正觉得驻守小沛有些气闷,听闻有仗可打,虽只是剿匪,但也足以让他活动筋骨,检验一下并州狼骑在新环境下的战力。“好!整日窝在城里,骨头都要生锈了!元显此议甚合我意!正好让玄德公的人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百战精锐!”他大手一挥,当即点齐兵马,准备参与。
剿匪的目标,选定为盘踞在泗水以东、郯城附近山区的一股规模较大的匪寇。这股匪徒约有千余人,首领号称“翻山鹞”,凶悍狡诈,凭借地利时常劫掠商旅、骚扰乡亭,此前州郡兵马几次围剿都因其遁入深山而无功而返。选择他们,既因其实力足以构成挑战,又能真正为民除害。
此次联合行动,由吕布担任主帅,张飞为副,统率三千兵马。其中吕布麾下出动一千五百精锐骑兵(由张辽率领一部),刘备军出一千五百步卒(由张飞亲自统领)。曹豹与陈宫作为随军参谋,协调双方。
出兵之日,下邳城外,两支兵马泾渭分明地列阵。
左边,是张飞统领的步兵。多以长枪、刀盾为主,阵型严谨,旌旗虽然不算特别鲜亮,但士卒眼神沉稳,透着一股不动如山的坚韧之气。张飞跨坐乌骓马,丈八蛇矛横在鞍前,豹头环眼,不怒自威。
右边,则是张辽率领的并州骑兵。人马皆披轻甲,骑士矫健,战马雄骏,虽只有一千五百骑,却自然散发出一股剽悍凌厉的冲击力,尤其是那沉默中蕴含的爆发感,令人侧目。张辽稳坐马上,面色沉静,与身边骑兵的跃跃欲试形成鲜明对比。
吕布金冠束发,身穿百花战袍,腰系狮蛮宝带,骑着赤兔马,立于两军之前,顾盼自雄。他目光扫过自己的骑兵,满是傲然,再看向刘备的步兵时,虽未言语,但那微微上扬的下巴已说明了一切。
曹豹与陈宫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这还未出发,无形的比较和隔阂已然存在。
“出发!”吕布没有多余的废话,画戟向前一指,赤兔马一声长嘶,当先而出。并州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轰然启动,卷起漫天烟尘。张飞哼了一声,一挥蛇矛,步兵方阵迈着整齐而略显沉重的步伐,紧随其后。
行军路上,问题便开始显现。骑兵速度快,为了迁就步兵,不得不时常停下来等待,这让习惯了风驰电掣的并州骑士们颇不耐烦,窃窃私语中难免带着对步兵“拖后腿”的抱怨。而步兵们看着骑兵扬起的尘土,听着他们隐约的议论,心中也憋着一股火。
途中歇息时,张飞按捺不住,找到吕布:“吕温侯,你这骑兵跑得忒快,这般走走停停,何时才能到地头?不如让我老张带步军先行,你等骑兵随后跟上便是!”
吕布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剿匪贵在神速,若依步军速度,匪寇早已闻风远遁。翼德若觉慢,何不让你的人加快脚程?”
张飞闻言大怒:“你!”
眼看两人就要争执起来,曹豹连忙上前打圆场:“温侯,张将军,息怒。此番乃是联合作战,正需磨合。骑兵迅捷,可负责前出侦查、遮蔽战场;步兵稳健,乃中流砥柱。不若如此,由张辽将军率少量轻骑前出二十里哨探,大队步骑保持十里距离梯次行进,既不会脱节,也能确保前方无忧。如何?”
吕布想了想,觉得此法尚可,既能发挥骑兵优势,也不算完全抛下步兵,便点了点头。张飞虽然还是觉得憋屈,但曹豹言之有理,也勉强同意。
张辽领命,点了两百轻骑,如离弦之箭般消失在道路前方。有了前哨侦察,大队行军的安全性提高,速度也得以协调。曹豹的这个小小调整,暂时缓解了行军中的矛盾。
两日后,联军抵达匪寇活动的山区边缘。根据张辽传回的情报,“翻山鹞”主力盘踞在一处名为“黑风岭”的山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