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司空府。
初冬的寒意已悄然浸润了这座因天子驻跸而骤然显赫的城池。然而,相较于室外的清冷,议事厅内的气氛却显得格外凝重,甚至带着几分压抑的燥热。
曹操端坐于主位,身着一袭玄色常服,并未披甲,但眉宇间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却比任何铠甲都更具压迫感。他手中捏着一卷来自东方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下方,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以及武将曹仁、夏侯惇等人分列左右,皆屏息凝神,等待着主公的决断。
“元让,”曹操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像冰层下的暗流,蕴含着力量,“将徐州战事,再详细说与诸位听听。”他的目光投向坐在下首,左眼缠着厚厚绷带,面色因失血和败绩而略显苍白的夏侯惇。
夏侯惇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屈辱与眼窝处传来的阵阵隐痛,站起身来,向着曹操和在座诸人抱拳一礼,声音沙哑:“末将无能,有负主公重托!”他顿了顿,整理着混乱而又清晰的败战记忆,“我军先锋抵达下邳城外,原本一切顺利,张飞率军出战,与我军接战不久便显不支,向后败退。末将以为破城在即,遂率军追击,欲趁势夺门……”
他的独眼中闪过一丝悔恨与困惑:“不料,那张飞败退竟是诈术!待我军阵型因追击稍显散乱之际,吕布……吕布率领其并州铁骑,如同鬼魅般自侧翼山林中突然杀出!其势迅猛,直插我军腰肋。与此同时,下邳城门再开,关羽引精锐步卒杀出,与吕布形成夹击之势。我军猝不及防,首尾难顾,阵脚大乱……”
夏侯惇的描述,将当时战场那突如其来的逆转、吕布骑兵恐怖的冲击力、以及刘关张吕四人那种超出预料的默契配合,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厅内一片寂静,只有夏侯惇沉重而带着痛楚的呼吸声。
“末将奋力死战,仍难挽败局,只得……只得引军后撤,辎重粮草,尽数遗于敌手。”夏侯惇说完,重重地坐了回去,低下头,无颜面对众人。
败绩已明,细节已清。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议事厅内。夏侯惇乃曹操亲族大将,勇冠三军,此番竟败得如此干脆利落,不仅损兵折将,连主帅都负伤而回,这对刚刚平定兖州、迎奉天子,正欲大展拳脚的曹操集团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闷棍。
曹操将手中的军报轻轻放在案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麾下谋臣武将,最终落在了眉头微蹙的荀彧脸上:“文若,依你之见,徐州局势,何以至此?”
荀彧沉吟片刻,整理着思绪,从容答道:“明公,刘备,人杰也,有关羽、张飞万人敌之勇,更兼有仁德之名,能得徐州士民之心,此前虽困于小沛,实乃潜龙在渊,不可小觑。吕布,虓虎也,勇而无谋,轻于去就,本不足深惧。然此二人,一仁一暴,一稳一躁,本应水火难容。如今竟能摒弃前嫌,协同作战,且配合如此默契……此实乃最大之变数。彧以为,其中必有缘由。”
曹操微微颔首,荀彧的分析切中要害。他又看向程昱:“仲德以为如何?”
程昱性格刚戾,直言不讳:“刘备枭雄之姿,吕布豺狼之性,二人结合,必不长久!此番得胜,不过是因我军骤至,迫使其暂息内斗,一致对外。待外部压力稍减,其内部矛盾必然爆发。只需稍用计谋,离间其心,则联盟不攻自破!”
这话听起来颇有道理,也符合众人对刘吕二人的一贯认知,厅内不少人微微点头。
然而,曹操的目光却转向了坐在角落,一直默默饮酒,显得有些慵懒的郭嘉。“奉孝,”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你素来洞察机先,何以教吾?”
郭嘉放下酒樽,用袖口擦了擦嘴角,那双看似惺忪的眸子抬起时,却闪烁着洞彻人心的光芒。他先是看了一眼夏侯惇,问道:“夏侯将军,您与敌军接战之时,乃至败退之际,可曾观察到,对方军中是否有异常的旗号指挥?或者,吕布与刘备两部之间,联络是否迅捷有序?”
夏侯惇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不确定地说:“当时战场混乱……似乎,其传令骑兵往来颇为频繁,旗号也比以往所见更为复杂一些……败退时,曾见小股敌军精准截击我溃散部众,不似盲目追击。”
郭嘉点了点头,又看向曹操:“明公,嘉之所见,与文若、仲德略有不同。”
他站起身,虽身形不算高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刘玄德,诚然为人杰,然其长在于聚人心,施仁政,临机决断、沙场争锋,非其最擅。吕奉先,天下骁勇,然其性反复,无信无义,陈宫虽有智,却难束其野性。此二人,即便因外力而暂时联手,按常理推断,也应是各自为战,胜则争功,败则互诿,绝难出现如元让将军所描述那般,步骑协同如臂使指,诈败、侧击、夹攻,环环相扣的局面。”
他走到厅中,语气变得肯定:“此战,绝非刘吕二人自行谋划所能达成。其背后,定有一关键人物,居中调度,弥合分歧,设计方略,甚至可能……建立了一套能让这两头猛虎暂时听令行事的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