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样的兵力,再加上他自己坐镇,宇文峰有信心一举拿下这座关城。
尽管正值战事,陈塘关的守备却不算森严,甚至有些松散。进城并不困难,只是出关稍麻烦些——除了押粮官兵,其余人等一律不许出关。
但宇文峰本就不是为了出关,而是为了夺城,因此进城便已足够。
更何况他是从冀州方向入关,而非宣州,盘查本就宽松,不过是走个过场。
当然,该打点的还是得打点,这一点他心知肚明。
可正因为05如此行事,反倒给宇文峰提供了便利。
明明处在特殊时期,守备竟如此松懈,看来冀州这边尚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不过无妨,待主上攻下陈塘关,兵锋直指冀州之时,他们自会明白事情的严峻。
此刻,宇文峰正专注观察城楼上的兵力部署与巡逻路线,他手下的一名千户悄悄靠近。
来人低声询问:“镇抚使大人,是否该动手了?”
宇文峰摇了摇头,沉声道:“莫急,须待敌军最为松懈之时,方可一击制胜。”
略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切记,我等任务并非剿灭所有守军,而是迅速控制城楼与城门,可明白了?”
“遵命。”
千户与几名百户齐声应命。
与此同时,苏牧与萧廷已抵达陈塘关外。
望着巍峨关隘,苏牧不禁感叹:“陈塘关易守难攻。若武崇训选择退守关中,局势将大不相同。可惜此人顾虑重重,不敢退守,反倒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主上,若能渡过此劫,他日后必当有所蜕变。”萧廷认为若敌军主帅能度过此关,定会成长。
但前提是,他真能度过吗?
“不会有以后了。”苏牧远眺陈塘关,又望向更远处的夏军营寨,“此战若成,他绝无退路。”
闻言,萧廷神色略显迟疑。
他沉吟道:“主上,武崇训出身显赫,若他出事,恐怕会引来更多刺杀。青衣楼不足为惧,但武家这等世家大族……”
“萧廷啊,”苏牧不以为然地挑眉,“你觉得我会畏惧这些吗?”
说着他忽然觉得不对劲,盯着萧廷一字一句道:“还有,你可是阿卑罗王,怎跟在我身边久了,反倒变得优柔寡断了?”
萧廷一时语塞。
“莫非真是受我影响?”苏牧大感诧异,暗忖自己怎会影响到他?
不对啊,我行事向来果决,何曾犹豫过?
说要取陈塘关,便立即挥师而来,这怎算优柔寡断?
萧廷闻言,无奈道:“主上,我都是为了您的安全考虑。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保护您是我最重要的事。”
他心中自问为何如此坚持,答案很简单——都是为了安全。
“你也不必多想,刺杀一事行不通的。邀月还跟在我身边,你不必担忧。”苏牧对此事显得漫不经心。
“她会出手相助吗?”萧廷仍不放心,忧心忡忡地开口:“主上,我认为……”
“这事你不明白。”苏牧心意已决,打断了萧廷的话,示意他不必再劝。
既然如此,萧廷也只好不再多言。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陈塘关已陷入一片混乱。
宇文峰行动果决,趁城门守卫换防之际,迅速击杀数名军官,随后率锦衣卫众人控制城门,接着大开城门,迎苏牧大军入城。
城外的苏牧与萧廷见城门突然打开,立即意识到宇文峰已经得手。
苏牧当即下令,调动一万北府军杀向陈塘关。
与此同时,由于动静过大,已有斥候察觉异常。加上距离不远,陈塘关方向的喊杀声很快传至夏军营寨。
营中顿时人心惶惶,军心动摇,议论纷纷。
“是敌军吗?”
“敌军打过来了吗?”
此时,武崇训正在中军帐中思索如何挽回颜面,听闻外面杀声,初以为是宣州叛军再度来袭。直到斥候来报,才知是敌军已袭取陈塘关。
“完了!”
武崇训眼前一黑,向后倒去。
“将军!将军!”
帐中众将见状,纷纷上前搀扶。此时主将绝不能倒下。
刘志与公孙朗闻讯也匆忙赶至中军大帐。
“武将军,陈塘关失守了。”
“现在该如何是好?”
刘志与公孙朗皆面露急色。陈塘关一失,等于退路被断。若想撤离,唯有绕道而行,而这势必大大增加风险。
武崇训虽受刺激,只是片刻眩晕,并未真的昏倒,稍稍缓和便恢复了过来。
他还未及开口,外面又有动静传来——
“不妙,叛军杀过来了!”
得知叛军来袭,武崇训立即戴上头盔,准备迎敌。
“快,速速迎战!”
“武将军,这恐怕不妥吧?”
武崇训正要向外冲,刘志与公孙朗却出声反对。
二人言辞虽婉转,语气却透露了真实心意。
“陈塘关已失,退往冀州的路已断,只能向幽州方向移动,如今首要的是稳住阵脚,不能自乱。”
听二人这么说,武崇训已察觉端倪,但仍强压怒火,提出应对之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