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言毕,再次躬身行礼,恭谨询问:“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袁可立指出,青州之败再次暴露我军装备落后的问题。此乃致命缺陷,装备不如人,便难以取胜。倘若兵器相当,即便不谈士气高低,至少也能形成相持局面,不至于溃败至此。
“眼下局势紧迫,哪来时间研制新械?袁尚书此言实属本末倒置。”工部尚书周建德出列,神情严肃地反驳。
研制?开发?岂不需耗费银钱?你这位户部尚书可愿拨款?
吏部尚书王世游随即出列,肃然道:“周尚书,袁尚书所言不无道理。眼下尚有时间进行研发或改进。”
他暗忖时间并非没有,只是有人不愿作为罢了。王世游对周建德颇为不满,认为他若非倚仗周老太师与国丈身份,根本难堪工部尚书之任。
就在几人争论之际,丞相温体仁终于开口。他认为当务之急并非讨论军械改良,而应顾及勤王兵马入京后的巨大钱粮消耗。此时再拨银研制军械,岂非浪费?
“诸位所言虽有理,然眼下局势已不容丝毫闪失。何况户部银钱可还支撑得起?”温体仁转向袁可立,沉声道:“袁尚书当知,户部银粮不该耗于此途。如今勤王军队陆续抵京,各项开支浩大,哪有余钱供你研发新械?”
此时,夏侯玄终于开口,问出最关心的问题:“袁爱卿,银两可能供应得上?”相比军械,他更在意国库是否充盈。若银钱不继,才是真正的大患。
“陛下,钱粮供应尚可维持,只是军械方面……臣以为急需改善。这方面银两该用还得用,否则敌军装备远胜我军,届时恐怕……”
袁可立斟酌再三,方才开口解释。
然而话未说完,夏侯玄便打断了他,沉声道:“军械之事非朝夕可改,如今投入再多也难以立见成效,不如将银钱用在紧要处。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袁可立只得躬身称是。
实在是无可奈何。
陛下不允,此路便行不通了。
但袁可立坚信军械问题必须重视,否则装备落后,士气又不及敌军,这仗该如何打?
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陛下,臣以为徐州恐怕难以固守,不如将徐州兵马调回洛阳,以护卫京师……”
御史大夫林馆文出列建言,主张放弃徐州,调兵回防。
“不可!林大夫此言何意?”
兵部尚书张中当即站出来,怒视林馆文质问。
未等皇帝夏侯玄发话,丞相温体仁便出列表态,赞同林馆文所言。
“陛下,林大夫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局势已十分不利,徐州兵马若能回援京师,实为一大助力;若白白折损于敌军之手,实非良策。”
“丞相,若弃守徐州,岂不令天下人耻笑?”张中眉头紧锁,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未料到丞相竟会赞同此议,但自己既已表态反对,不便立即改口。
思虑片刻,张中仍坚持己见,只是措辞更为委婉,意在提醒此举将招致天下非议。
无论如何,不能沦为笑柄,徐州断不可弃。
“张大人身为兵部尚书,难道不明兵法要义?”丞相温体仁不慌不忙,缓缓说道,“天下人耻笑与战略得失,孰轻孰重?放弃徐州是为保全实力守卫京师,这道理你岂会不懂?”
张中一时语塞。
唉,非是我不善言辞,实是丞相太过老练。
张中默然不语,不知如何应答。
“不必再争了。”夏侯玄开口道,“如今形势严峻,徐州兵力确实难以抵挡叛军……”
他心知温体仁所言不无道理,但如张中所说,退兵必招天下耻笑。
唉,此事当真难以决断!
不过,若是任由徐州陷落,岂不是白白葬送了一支可用之军?
徐州兵马尚多,倘若被敌军所占,对朝廷而言必是重大损失。那么徐州,到底该弃还是该守?
此时此刻,夏侯玄内心犹豫不决,是否真要执行弃城之策。
“陛下,臣弟以为丞相所言极是。徐州虽为要地,但目前敌军势大,若因此损失徐州兵马,反而削弱朝廷力量。因此臣弟主张,令徐州兵马退守洛阳,方为上策。”
就在夏侯玄踌躇之际,永王夏侯威出列声援丞相温体仁,并详述保全实力、以图在洛阳一战中发挥作用之理。
否则,若真的失掉徐州军队,便是对朝廷力量的削弱。
仅凭徐州那点兵力,显然难以坚守。不如撤回洛阳,待敌军攻洛阳不下,自会无功而返。
而一旦敌军受挫,便是朝廷反击之机。
相信以朝廷之威望,叛军一旦失利,民心必失。届时我大夏雄师一到,必然势如破竹!
“大将军,你怎么看?”
夏侯玄目光微凝,忽然开口问道。
他询问的正是大将军武士彟。
武士彟闻声从容出列,拱手答道:“永王殿下所言,臣以为并无不妥,确是如此。”
“既然众卿皆持此见,那徐州方面便先行撤回,以卫京师。”夏侯玄其实对守住徐州并无把握,心中正希望如此决策。
毕竟如今天下兵马皆入京勤王,徐州自不能例外。但徐州地处前沿,一旦调走军队,又如何防守?
可即便不调兵,单凭徐州现有兵力,不过十余万,又如何守得住?
青州四十万大军尚且失守,夏侯玄更不敢想象徐州能守得住。
若能守住,自然再好不过。
《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武:人在边城召唤铁骑横扫北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