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神策军将军,对王宗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他从一个不起眼的中层校尉,一跃成为了皇帝身边手握重兵的核心将领。
王家的势力,在沉寂了二十多年后,再一次,站到了大唐权力的中心。
而那些专权跋扈的宦官们,则感受到了威胁。
尤其是神策军的两个护军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
神策军本是他们的地盘,是他们控制皇帝,威慑百官的工具。
现在,皇帝却硬生生地在他们的地盘上,插进了一根钉子。
他们自然是恨得牙痒痒,但一时之间,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王宗的任命,是皇帝的旨意,而且,王宗的背后还站着一个庞大的王家。
王家这么多年在士林的积累,还有朝堂上的一些余威,不是他们想动,就能轻易动的。
但王宗(王秀)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
他就像是走在一条悬崖边的钢丝上,一边是皇帝的信任和期许,另一边,是宦官集团那阴冷噬人的目光。
他必须,小心,再小心。
在神策军中,对于仇士良和鱼弘志这两个顶头上司,他表现得极为恭敬,凡事都向他们请示汇报,从不自作主张。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操练自己麾下的那一万神策军。
他用自己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练兵之法,结合王秀从后世看来的各种训练技巧,将他手下的这支军队,慢慢的打造成了一支真正的精锐。
他的军队,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虽然还没有试过战斗力,但也应该远超其他神威军的行伍了。
他的能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他的低调和“懂事”,也让仇士良等人,暂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他们觉得,王宗虽然很有能力,但却没有什么玩政治的头脑,只是个年轻武夫罢了。
只要给他足够的尊重和好处,就可以拉拢过来,为己所用。
而唐文宗,也对王宗的表现,非常满意。
他通过各种渠道,秘密地与王宗保持着联系。
他知道,王宗的低调,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伪装。
这更让他觉得,王宗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
时间,就在这种暗流涌动的平静中,又过去了几年。
大和九年,公元835年。
唐文宗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
他已经无法再忍受,自己像一个傀儡一样,被仇士良那些阉人摆布。
他要反击,他要夺回属于皇帝的权力。
他秘密地联合了朝中的两位重臣——宰相李训和京兆尹郑注。
这两人,都是有才华,但更有野心的人。他们也同样痛恨宦官专权,渴望能建一番不世之功。
三人一拍即合,开始秘密地策划一场,旨在彻底铲除宦官势力的宫廷政变。
而这场政变,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兵权。
他们需要一支绝对忠于皇帝的军队,在政变发动之时,能够迅速地控制局势,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
而这支军队的统帅,正是王宗。
这天深夜,宰相李训,以皇帝密诏为名,悄悄地来到了王宗的府邸。
书房里,李训将他们的计划和盘托出。
“王将军,”李训的眼神里,闪烁着兴奋和忐忑,“陛下已经忍无可忍!我与郑大人,也已联络好朝中所有忠于陛下之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东风,便是将军您和您手中的神策军!”
“我们的计划是,明日早朝,由金吾卫大将军韩约,谎报其官署后院的石榴树上,降下甘露,此乃祥瑞之兆,引诱仇士良等一众宦官,前往观看。”
“届时,我们预先埋伏好的伏兵,便一拥而上,将他们尽数诛杀!”
“而将军您的任务,就是率领您麾下的精锐,封锁皇城各门,控制住神策军的其余部队,防止他们哗变。待我们功成之后,您,便是此次拨乱反正,再造大唐的第一功臣!”
李训说得是激情澎湃,唾沫横飞。
王宗(王秀)静静地听着,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甘露之变!
他知道,这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却又以惨烈失败告终的政变,终究还是来了。
他该怎么办?
参与?
这无疑是违背了王家的祖训。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政变的计划,是何等的粗糙和理想化。
历史上的他们,想靠几百个伏兵,就想在皇城之内,一举歼灭经营了几十年,根深蒂固的宦官集团?
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失败,是必然的。
一旦失败,所有参与者,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参与?
现在的官位是皇帝亲封的,不参与就等同于背叛了皇帝的信任。
等政变失败后,愤怒的宦官集团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他这个皇帝安插在神策军里的钉子。
无论他参不参与,他都死定了。
这,是一个死局。
王秀(王秀)的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发现,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面前,他个人的力量,是何等的渺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请大家收藏:(m.zjsw.org)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