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村那场惨烈的战斗与最终惨胜的消息,如同带着血腥气的风,顺着凡光网络的无形脉络,吹遍了圣城平民区的每一个角落。这里虽未直接遭受黑暗侵袭,却通过节点连接,真切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山川的悲壮——矿工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的决绝,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祈祷,以及凡光在绝境中顽强不灭的韧性。这些情绪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居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让他们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凡光并非艾拉口中抽象的理念,也不是骑士团手中遥不可及的守护,而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需要用信念甚至生命去扞卫的现实。
平民区的氛围悄然改变。清晨的街道上,往日里低头赶路、彼此疏离的人们,会下意识地多看一眼节点广场的方向,目光中少了戒备,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有对矿村逝者的哀悼,有对自身安危的担忧,更有一丝“我们也在凡光网络之中”的微妙认同感。莱昂和凡光小队巡逻时,不再只是沉默的守护者,常有居民主动上前,递上一杯热水,或是询问矿村的近况:“托尔大叔他们还好吗?那些黑乎乎的怪物还会再来吗?”
艾拉的感知更为敏锐。她能清晰“看见”,平民区节点散发的复合光晕中,悄然融入了一丝沉郁而坚韧的土黄色——那是矿村凡光留下的印记,是跨越空间的情感共鸣凝结而成的力量。这丝光晕让原本柔和的节点光芒多了几分韧性,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推进试点的决心。
“矿村的牺牲让大家明白了凡光的重量,但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自己并非旁观者。”艾拉在索恩的小诊所里说道,屋内聚集着莱昂、索恩,还有面包师汉斯、铁匠卡尔,以及街区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小诊所的货架上摆满了草药罐,空气中弥漫着药草与矿石混合的味道,墙上的简易地图标注着节点与周边街区的分布。“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建立节点、被动防御的阶段。现在,是时候让凡光真正扎根——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自己,就是光的一部分。”
莱昂点头附和,他的铠甲上还沾着巡逻时的尘土:“骑士团的圣力终究有限,阴影的蔓延却无孔不入。只有当平民区的每个人都能唤醒内心的微光,节点才能真正稳固,凡光网络才能拥有抵御黑暗的底气。从今天起,我们不再仅仅负责巡逻和维护,更要成为凡光的‘传递者’,教大家如何在日常中点燃自己的光。”
索恩推了推鼻梁上用细线固定的旧眼镜,补充道:“凡光源于信念与善意,无需复杂的仪式,也不用强大的力量。汉斯的面包、卡尔的铁器,甚至只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帮助,都可能成为微光的源头。我们先从身边最具代表性的人开始,用示范让大家亲眼看到——凡光,就在日常里。”
试点工作,便从面包师汉斯和铁匠卡尔这两个与平民生活最紧密相连的人开始。
汉斯的面包与流浪儿的微光
汉斯的面包坊是平民区最温暖的角落。每天天不亮,坊内就亮起昏黄的灯光,麦粉与酵母混合的香气伴随着木柴燃烧的暖意,从敞开的窗户溢出,唤醒整条街道的晨曦。汉斯是个身材微胖、面容憨厚的中年人,双手常年沾着麦粉,指关节因揉面而显得粗壮。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将烤制过程中形状不规则、边缘烤焦的“残次品”面包单独收好,放进店门口的破木箱里,供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取用。
这曾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善举。汉斯小时候家里穷,也挨过饿,深知饥肠辘辘的滋味。他从未将这举动当回事,只当是处理废品,偶尔看到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会泛起一丝淡淡的怜悯,却从未想过,这平凡的举动中,竟藏着凡光的种子。
试点启动这天,艾拉和骑士团的年轻队员凯伦来到了面包坊。天刚蒙蒙亮,汉斯正将刚出炉的面包摆上柜台,看到两人进来,连忙擦了擦手:“艾拉姑娘,凯伦骑士,快坐,刚烤好的麦包,还热着呢。”
艾拉笑着摇头,指了指门口的木箱:“汉斯大叔,今天能试着‘感受’一下吗?感受你把面包放进木箱时,心里的想法;感受孩子们接过面包时,那份纯粹的喜悦。”
汉斯有些茫然:“感受?怎么感受?不就是几块破面包吗?”
凯伦在一旁解释道:“汉斯大叔,艾拉姑娘说,凡光源于内心的善意与共鸣。你给予面包,孩子们心怀感恩,这种互动本身,就可能唤醒微光。你试着静下心,别把这当成‘施舍’,而是当成一种……分享。”
汉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上午的生意忙完后,他按照艾拉的嘱咐,没有像往常一样将残次面包随手扔进木箱,而是特意挑选了几块虽然形状不佳、但依旧松软可口的面包,用干净的油纸包好,缓步走到门口。
木箱旁,早已蹲坐着几个流浪儿。领头的男孩约莫十岁,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沾着泥污,却有着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大家都叫他小石头。他身边依偎着一个更小的女孩,是他的妹妹小雅,脸色有些苍白,似乎生着病。另外两个孩子则缩在一旁,警惕地看着周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光之骑士传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光之骑士传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