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大刚夫妇,陈墨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两人激动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走廊尽头,忍不住叹了口气。他行医这些年,见过太多因无子而愁眉不展的夫妻,大刚和刘兰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个年代,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夫妻感情的纽带,若是没有孩子,不少家庭可能都撑不过柴米油盐的磋磨。“希望他们能早日如愿吧。” 他在心里默默祈祷,转身回到办公室,丁秋楠正收拾着诊桌上的针灸针,阳光落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温柔得让人心安。
“在想什么呢?” 丁秋楠抬头看到他发呆,笑着问。
“在想大刚夫妇的事,希望嫂子能早点怀上。” 陈墨走过去,帮她把针灸针放进消毒盒里,“对了,明天就要去你家了,我有点紧张。”
丁秋楠忍不住笑了:“有什么好紧张的?我爸妈人很好,不会为难你的。” 话虽这么说,她自己心里也有点忐忑 —— 毕竟是陈墨第一次上门,她怕爸妈问太多问题,让陈墨不自在。
两人又聊了会儿明天见面的细节,才各自下班。陈墨回到家,翻出早就准备好的礼品清单,又核对了一遍:给丁秋楠父母的烟酒、麦乳精,给丁建华的大白兔奶糖,还有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羊肉和猪蹄,都是当时稀罕的东西。“还缺只活鸡。” 他突然想起,丁秋楠说过她妈妈喜欢炖鸡汤,上次去供销社没买到活鸡,他之前跟许大茂说过,让他下乡时帮忙带一只。
第二天一早,陈墨特意提前下班,直奔姐姐陈琴家 —— 他想借姐夫王建军的自行车,明天带礼品去丁秋楠家,骑自行车比走路方便多了。刚到姐姐家楼下,就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陈琴正站在厨房门口择菜,看到他来,笑着招手:“快上来!刚炖好的红烧肉,就等你来了!”
进了屋,王建军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到陈墨,放下报纸:“来得正好,有好事跟你说。”
陈墨坐下,接过姐姐递来的水杯,好奇地问:“姐夫,什么好事?是秋楠调工作的事成了?”
“可不是嘛!” 王建军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得意,“我昨天去找李保年,刚好他们厂卫生室的王医生要调走,李保年正愁没人补位呢。”
“王医生为什么要调走?” 陈墨追问,心里有点意外 —— 这也太巧了。
“她男人调到机修分厂当车间主任了,俩人不想两地分居,就打了调岗申请。” 王建军解释道,“李保年跟我说,等秋楠进修结束,直接去厂里找他开介绍信,就能去总厂卫生室上班,不用走别的流程。”
“太好了!真是太谢谢姐夫了!” 陈墨激动地站起来,这下丁秋楠调工作的事彻底解决了,以后两人见面也方便了。
“跟我客气什么!你是我小舅子,我不帮你帮谁?” 王建军摆摆手,又想起什么,“对了,我那辆自行车,你明天拿去用,不用还了,我现在用公车,自行车也用不上。”
陈墨愣了一下:“姐夫,这怎么好意思?我用完还您就行。”
“让你拿你就拿着!” 陈琴端着红烧肉从厨房出来,笑着说,“你明天第一次去秋楠家,骑自行车方便带东西,总不能让你扛着礼品走路去吧?”
陈墨心里暖暖的,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自行车票:“姐夫,我这里有张自行车票,本来想给秋楠买辆新的,您要是不嫌弃,这票您拿着,回头您再买辆新的。”
王建军摆摆手:“不用,局里有公车,我平时很少骑自行车,你留着给秋楠买吧。”
“姐夫,公车是公车,您有辆自行车也方便点。” 陈墨把票塞到他手里,“我这儿还有一张票,回头给秋楠买就行。”
王建军见他坚持,也就不再推辞:“行,那我就收下了。对了,明天去秋楠家,礼品都准备好了吗?缺什么跟我说,家里有的,你直接拿。”
“都准备好了,不缺啥。” 陈墨笑着说,心里满是感激 —— 姐夫对他是真的好,比亲哥还亲。
陈琴突然想起什么,拉着陈墨的手:“小墨,你打算什么时候把秋楠带过来,让我和你姐夫见见?”
“姐,您定时间就行,我听您的。” 陈墨回答,他知道姐姐是想帮他把把关,看看丁秋楠人怎么样。
陈琴和王建军商量了一下,说:“那就星期三下午下班吧,你俩过来,我给你们做顿好的,记住,别让秋楠买东西,空着手来就行。”
“知道了姐,我会跟她说的。” 陈墨答应着,心里盘算着,星期三带丁秋楠来的时候,再带点水果,不能真空着手来。
吃完饭,陈墨骑着王建军的自行车往家走。自行车是黑色的永久牌,有点旧,车把上还缠着胶布,却是当时稀罕的物件。刚到四合院门口,就被院里乘凉的邻居围了过来 —— 张大妈、李大姨,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都凑过来看自行车。
“小墨,这是你的自行车?” 张大妈伸手摸了摸车座,眼里满是羡慕,“好家伙,咱院里第一个有自行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