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妈抬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下:“吃饭别咋咋呼呼的!” 可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 她也听说过,厂里的司机不仅工资高,还有补助,走哪儿都有人给递烟。
丁爸更是双眼发亮,烟袋锅都忘了往嘴里送:“小墨,你说的这个确实好!上次见运输队的王师傅,穿的的确良衬衫还是上海产的,听说都是拉货时人家送的。可去哪儿学啊?这技术可不是随便能学的。”
“去我姐夫王建军他们粮食局车队学。” 陈墨放下碗筷,“建军是粮食局副局长,车队正好缺学徒。就算办不了正式学徒工的手续,跟着师傅打杂学手艺也行,反正手艺学到手才是真的。”
这话一出,丁爸激动得直搓手:“那可太好了!粮食局可是好单位,能在那儿学车,以后说不定还能留那儿开车!” 他见过粮食局的司机给各个粮站送粮,走到哪儿都受人待见,逢年过节还有福利。
“这样会不会让建军为难?” 丁妈突然问道,她最怕给人添麻烦。陈琴嫁过去不容易,可不能因为建华的事让亲家挑理。
“放心吧妈,” 陈墨笑着解释,“车队本来就需要人手帮忙,建华机灵,跟着师傅递递工具、学学保养,师傅们还乐意呢。再说只是学手艺,又不是要正式编制,不会为难的。”
丁建华嘴里塞满玉米糊糊,含糊不清地喊:“我愿意学!我肯定好好学!” 他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开着大卡车的样子,比当厨子、木匠威风多了。
“先把饭吃完!” 丁妈又瞪了他一眼,可眼里的笑意藏不住,“其实我觉得,学完车要是能去当兵也挺好。部队里缺会开车的,到时候说不定能当汽车兵,转了志愿兵就是铁饭碗。”
陈墨点点头:“妈说得对,有技术在部队确实吃香。不过先把车学会再说,等建华满十八了,要是想当兵我再托人打听。”
丁爸重重叹了口气:“还是小墨想得周到。以前我总愁这小子以后没出路,现在总算放心了。” 他给陈墨碗里添了勺糊糊,“多亏了你,不然我们老两口真不知道该咋办。”
吃完饭丁秋楠收拾碗筷,丁妈跟着进了厨房帮忙。丁建华兴奋得睡不着,跑去院里逗小黑,陈墨则拎着药箱进了里屋 —— 他还记得要给丁妈诊脉。
文轩和文蕙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丁妈坐在炕沿上给文蕙盖小被子,见陈墨进来,动作顿了顿:“小墨,你真要给我开药啊?我觉得就是最近天热,火气大。”
“妈,我给您把个脉就知道了。” 陈墨拿出脉枕放在炕边,“您最近是不是经常出汗,明明出汗还觉得怕冷?”
丁妈惊讶地抬起头:“你咋知道?昨天晚上我盖着薄被还觉得后背发凉,可脖子上全是汗。”
丁秋楠端着水盆进来,听见这话也好奇地凑过来:“妈,您还有这症状啊?咋没跟我说过。”
“还有就是控制不住脾气,” 丁妈叹了口气,“前天建华打碎了个碗,我上来就骂了他一顿,事后也后悔,可当时就是忍不住。腰也酸胀,有时候半夜还睡不着觉。还有……” 她话说到一半停住了,脸颊微微发红 —— 有些私密的症状,对着女婿实在说不出口。
“妈,您是不是还觉得口干,有时候手脚发麻?” 陈墨接过话头,他从脉象上已经看出了端倪。丁妈这是典型的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兼肾阴虚,之前的易怒、出汗都是症状。
丁妈愣了愣,随即点头:“是啊,总觉得嘴里干,晚上起来喝好几次水。你咋都知道?”
“这是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到了这个年纪都容易有。” 陈墨拿出纸笔,“主要是气血失调、肝气郁结,得疏肝理气、滋阴补肾。我给您开副方子,喝上半个月就会好转。”
他一边写一边解释:“柴胡、当归疏肝解郁,白芍、熟地滋阴养血,再加点杜仲、桑寄生补肾强腰,正好治您腰酸的毛病。我再加点甘草调和药性,不会太苦。”
丁妈凑过来看药方,密密麻麻的字她看不懂,只问:“这药贵不贵?要是贵就算了,我忍忍就过去了。”
“不贵,都是常用药,一副才几毛钱。” 陈墨把药方折好递给她,“让建华明天去药店抓药,早晚各煎一次,饭后半小时喝。另外平时多吃点枸杞、红枣,别吃太咸太辣的,保持心情舒畅。”
丁秋楠走过来搂住丁妈的胳膊:“妈,您就听陈墨的,身体好比啥都重要。以后我多回来陪您,您别老生气。”
丁妈眼眶有点发热,拍了拍女儿的手:“妈知道你们孝顺。以前总觉得建华没出路,心里着急才脾气大,现在好了,建华有奔头了,我也放心了。”
这时院门外传来丁建华的喊声:“姐夫!张大爷来找你了!”
陈墨出去一看,张大爷手里拎着个纸包,脸上笑开了花:“陈大夫,上次你给我开的降压药太管用了!我今天去医院量血压,正常了!这是我老家带来的核桃,给孩子补补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