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是好,但也意味着新的风险点和学习成本。”李默习惯性地泼了点冷水,“设备可靠性、系统兼容性、网络安全……都是新课题。我们不能只追求‘新’,忘了最根本的‘稳’。”他弯腰捡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在手里捻着,“电网,尤其是500kV这样的骨干网架,稳定可靠是第一位的,关系到千家万户,容不得半点花架子。”
“老李说得对。”王大力难得地表示了赞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的钢结构,你的电气一次,这都是实打实的东西。不过,”他话锋一转,拍了拍张弛的肩膀,“你们系统室也得把好关,别整那些太超前的,到时候我们下面跟不上,成了空中楼阁。”
张弛笑了笑,笑容里带着自信:“放心,我们会做好技术牵引和协调。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推动全院各专业协同升级。我初步设想,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数字平台,从勘察、设计、到校审、出版,所有数据实时更新,减少沟通壁垒……”
他们沿着小径慢慢走着,讨论着技术细节,分享着过往的经验,也交换着对未来的担忧和展望。公园里不止他们这一拨,其他科室的同事也成群,或坐在长椅上,或驻足在池塘边,话题的中心,无疑都围绕着那即将到来的十几个项目。空气里,除了草木的清香,还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名为“任务”的压力和一种属于技术人员的、跃跃欲试的兴奋。
这片小小的公园,成了设计院真正的“第二会议室”,一个让思维在放松状态下更能碰撞出火花的所在。
第三章:图纸外的重量
走着走着,李默的脚步慢了下来,目光落在不远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那里,几个今年刚招聘进来的年轻员工正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
“太好了!一上来就能参与这么大的项目!这下简历可有的写了!”一个戴着鸭舌帽的小伙子激动地说。
“是啊,听说还能经常出差去现场,不用天天闷在办公室里画图了。”另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附和道,脸上洋溢着对未知的憧憬。
李默听着,轻轻叹了口气,对王大力和张弛低声道:“你看他们,多像我们当年。只觉得项目大,机会好,能学东西,能见世面。”
王大力撇撇嘴:“年轻人嘛,总得经历点现实的毒打。等他们跟着我去荒山野岭勘测站址,被蚊子咬得满身包,或者为了赶工期在工地指挥部连轴转几个月,就知道厉害了。”
张弛则看得更远些:“新鲜血液是好事,有冲劲。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我们的经验传递下去,让他们明白,我们笔下每一条线,每一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李默点了点头,目光重新投向那些年轻人,声音低沉而有力:“他们现在看到的,是图纸、是数据、是技术挑战。但他们还没真正意识到,我们设计的这些变电站,一旦建成投运,意味着什么。”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也仿佛在回忆什么:“那意味着,几百公里外,一座新的工业园区可能因此获得了稳定可靠的动力,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得以诞生。意味着,某个偏远的县城,冬天不再因为拉闸限电而挨冻,夏天空调可以畅快地运转。意味着,更多清洁能源能够被顺利地送出、消纳,天空可能因此更蓝一些。”
“我们画的不是简单的图纸,”李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我们画的是光明,是动力,是发展的蓝图,是千家万户窗子里透出来的那份安宁。那十几个站,不是冷冰冰的项目编号,它们将来会有一个个具体的名字,扎根在祖国的不同角落,沉默地,却又无比重要地支撑起一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王大力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粗犷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肃穆。张弛也深深地点了点头,镜片后的目光更加深邃。
是啊,那些即将在他们笔下诞生的变电站,不仅仅是钢筋水泥和冰冷设备的组合。它们是能量的枢纽,是现代社会的血脉节点。每一次成功的送电,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设计人员,在无数个午饭后散步的闲聊中碰撞出的灵感,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里反复计算的汗水,以及这份深植于心的、对责任的敬畏。
第四章:序幕拉开
公园的散步接近尾声,小径开始折返,通向那座熟悉的办公楼。
“好了,闲篇扯完,该干活了。”王大力舒展了一下魁梧的身躯,骨骼发出咔吧的轻响,“下午的会,估计要分任务了。老李,你那块是重头,估计跑不掉。”
李默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又缓缓吐出,仿佛将刚才的感慨与沉重都随浊气排出体外,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该来的总会来。我回去再把那几个可能的站址前期资料看一下。”
张弛看了看手表:“我也得回去把我们室初步的系统分析框架再完善一下,下午开会好汇报。”
三人之间的气氛,从公园漫步时的舒缓沉思,重新变得紧绷而充满干劲。那十几个500kV变电站项目,不再仅仅是食堂里听闻的消息和公园里的谈资,它们已经化作了具体的、即将压到肩头的任务。
他们走出公园,设计院那栋略显陈旧的办公楼在午后的阳光下矗立着,沉默而坚定。无数个窗户后面,是和他们一样的设计师,即将为了那庞大的电力蓝图,投入新一轮的忙碌、争吵、攻坚与创造。
食堂的喧嚣已经散去,公园的宁静留在了身后。接下来,将是会议室里激烈的讨论,是电脑屏幕前不眠的夜晚,是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与数据,是奔赴祖国各地的风尘仆仆。
李默走在最后,他回头又望了一眼那片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安宁的公园。然后,他转过身,步伐坚定地走向办公楼的大门。
明年的项目,那十几个新建的500kV变电站,此刻,还只是他们脑海中的构想,纸面上的规划。但序幕,已经在这个平凡的午后就餐与散步之后,正式拉开。一场属于光明使者的、没有硝烟的战役,即将开始。
---
喜欢电力设计院的日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电力设计院的日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