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束后已经快12点了,估计今天不会有其他病人来了,把医疗废物丢掉,洗完手孟晓曦就穿上外套准备去吃午饭了,中午会有保洁人员来清扫诊室并消毒的。
谁知一出办公室门,江扬就在门口的墙边站着:“江扬?是落下什么东西了吗?”
江扬:“没,这不正好到中午了吗,请你吃个饭啊,今天耽误你时间了~怎么你中午约人了吗?”
孟晓曦下意识就回答了,“那倒没有,不过……”
江扬:“那走吧,这附近你熟,你看看去哪好吃人又不多啊,你不是下午1点多还得回来吗?”
孟晓曦把想说出口的拒绝吞了回去,确实时间不多了,还剩一个来小时,还是别浪费在口舌上了,一起吃就一起吃吧,怕啥!
不过吃饭的过程比她想象的要轻松一些,江扬话并不多,说了几句他们东新城什么时候放假,大家的过年计划什么的,就像是普通的熟人之间,偶尔碰上会说的那些闲聊。
吃完饭走回医院,江扬很自然的挥手告别去停车场开车走了,孟晓曦松了口气,果然是年长几岁的社会人啊,体面!
临近春节,她的病人逐渐变少了,国人在这方面还是挺讲究的,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基本不太愿意年节的时候跑医院。
她主要专注在运动康复和术后复健上,所以没有那种长期住院疗养的病人,年前半个月就逐渐闲下来了,按照老师教她的开始做病人案例分析,诊疗经验总结,写学术论文等等。
老师教的那些她都记得,再结合她抽到的技能,直接就是一个融汇贯通。之前忙没时间停下来总结,现在再去回想她做的那些处置和方法,有哪些是可以再改善的,有什么是可以精简的,这样一次“复习”她感觉真的很有收获。
这段时间殷果报了个驾校,打算把C2本考下来,现在科目一过了正天天去练车,打算春节前把科目二考过呢。
孟晓天那边留学材料都准备的差不多了,雅思目前考的最高的一次成绩是总分7.4,算是还不错了。但是对于具体申请什么学校他还没想好,反正还有半年才大学毕业拿到学位证。
他想申请的几个学校基本都是学季制度,他是申请夏季入学还是秋季入学其实都可以,实在不行还想年后过去自己看看,不行就广撒网重点捞鱼,都申请看看。
--------------------------
孟家上一代的老人都过世了,孟爸爸这一代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但是只有他们家是在苏州的,两个大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姑妈嫁去了东北,所以几年他们也不一定能聚一次。
过年时几家基本就是电话拜年,最多打开视频一起云吃饭云喝酒,不用走亲戚其实也算省心。
妈妈这边的亲戚就只有小姨吴浅,当年小姨生下吴桐一年,就跟前夫离婚了,外婆看她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实在辛苦,就过去跟她们一起住帮着带吴桐,让小姨能专心点的工作。
过了2年吴桐3岁能上幼儿园时,小姨又认识了现在的小姨夫,他也是离过婚的,只不过跟前妻的儿子是跟妈妈过的。所以跟小姨结婚后他们虽然是重组家庭,但家里还是只有吴桐一个孩子。
外婆本来担心小姨夫介意,说不行她去养老院住的,被小姨和小姨夫一起拦下了:哪有一结婚就把老人送走的道理,家有一老一如有一宝您就安心跟我们一起生活。
这话说完不到半年小姨又怀孕了,就是殷果,外婆一看吴桐刚上幼儿园,等这个小的生下来一样没人带,算了我还是留下吧,就这样外婆这些年一直是跟着小姨家生活的。
大年初二,殷果一家和孟晓东孟晓曦一家聚餐,这次选在了外边吃——过年两家的阿姨都放假了,俩家人都没有啥能做大餐的“手艺人”。平时在家随便做做也就算了,聚餐还是别为难自己了,出来吃吧。
大过年的开心,吃过中饭孟晓曦和孟晓东就分别开着车先到了殷果家,他哥的车坐着爸爸妈妈,小曦带着傻弟弟天天。
跟外婆小姨他们拜过年,两位妈妈拉着天天跟外婆打麻将,俩爸爸下起了象棋,吴桐拿着平板在刷剧,小姐妹俩就端着个果盘去楼上玩儿了。
殷果说她这些天研究了好多盘发的视频,已经学会几个简单的用发簪、朱钗和步摇点缀的挽发了。
孟晓曦:“那还等啥,干脆,今天你就换上那套衣服,发型也做好,大过年的多应景啊!来来来,穿给我看看啊!”
枫叶红裙摆绣百蝶穿花纹样的马面裙,上衣是杏色提花小衫,头发盘成低偏髻用一个攒珠花的步摇固定,眉眼含笑眼波流转,即使没化妆往那一站也是一副活生生的古代仕女图。
比起古代的女子,殷果又多了一种现代女性和她独有的英气与挺拔,像傲然枝头的寒梅。
两姐妹高高兴兴的拉着手去楼下给大家看,最先响应的就是姨妈吴清和弟弟天天了。
“哇塞!姐这就是你给小果买的改良汉服吧,真漂亮!”
外婆戴上她的老花镜仔细打量,“是好看,我们果果也长大了,是个大姑娘了~”
全家对殷果喜庆又精神的一身儿,都挺高兴的各种夸夸夸,好像过年穿个红色的,就会让人觉得看着高兴。
无人注意的沙发上:吴桐愤恨的翻了个白眼。
喜欢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