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瑞亚和波莉娜也在纽约曼哈顿上大学,不过是在哥伦比亚大学。
交换了联系方式后,姐妹俩听说默笙是SVA的学生,就邀请她以后陪她们一起逛街,让默笙帮她们做服装造型搭配,并承诺每次指导搭配都会支付她至少500美金,并可以帮她付款一定数额的购物,默笙欣然同意。
她觉醒的那部分艺术技能,让她的审美拔高了不止一点半点,而且对不同风格造型的灵感也源源不断,在她的搭配下俄罗斯姐妹俩本来就在颜值巅峰的年纪,现在更是凸显了各自不同的特质,不仅更时尚,她们自己也更加喜欢新的造型和穿搭方向。
一晃快到新年了,按照中国农历算也要到最冷的三九天了,虽然不知道中国的节气在美国准不准,但天气确实越来越冷,听说每年1月纽约还会有大雪天气,严重时公共交通都会停摆。
默笙趁着周末打算去法拉盛华人区那边找找有没有中药店,她想配一些药材调理身体,主要是赵默笙的体质很一般甚至有点差了,稍微有点风吹雨打的就容易感冒发烧,想要调理好最少吃上半年的药膳。
在一家卖烧腊的店老板指引下,默笙在一个丁字路口拐进去,一个不起眼的门脸挂着<保安堂>的牌匾,这应该就是烧鹅老板说的中药店吧。
门脸看着小小的也没有大的玻璃窗展示,透过店门上半边的玻璃能看到里边亮着灯。等推门进去才发现其实店里边空间很大,两面靠墙呈L型放置着大大的中药柜,起码两米多高。
一个看起来20来岁的年轻华人坐在柜台后看书,听见有人进来抬头看了一眼,但并没有开口说话,仿佛是等着来人说出自己的目的。
默笙有点忐忑,难道这家店只做熟客的生意?
“内个,是孙记烧腊店的老板介绍的,说这里有个中药店……我想买点中草药。”
默笙特地用中文说的,标准的普通话,表明自己人的身份。
店员小哥还是打量了她两眼,才说:“想抓什么药?有方子吗?”
默笙递上自己提前写下来的药材及分量,年轻店员一看全是温补的或者润肺的药材放心了一些:“你这不是一个药方吧,要分开包吗?”
默笙:“对,分开,我是买来做药膳的,住在学校宿舍里不方便煮中药,我怕味道太大外国人再举报我制du,还是炖药膳或者汤水喝吧。”
店员点点头表示理解,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煮汤药跟女巫或者巫毒类似,总之他们是不相信这是科学的治疗方法。
暂时对这个生面孔放下心来的邓宗一边包着药材,一边看似随意的跟默笙聊天,“你是留学生?什么时候来美国的……”
默笙感觉到了药房店员的戒备,她其实有点儿后悔来这了,但是现在转身就走好像更奇怪可疑,算了来都来了,大不了回去她仔细辨认一下这些药材,凭着她新get的技能和经验,她觉得如果药材有问题应该逃不过自己的眼睛。
也就是最近年底代购生意好,上个月感恩节各品牌大促她又从玛瑞亚姐妹身上挣了不少,不然她还真不舍得来买什么补药的。
至于店家试探她的来历,她还真不在意,没说名字没说具体学校,她就是普普通通的来买个药,你们这就算是个黑窝点都跟我没关系。
5分钟后,默笙在心里骂自己乌鸦嘴,还真是个黑窝点!
就在刚刚,眼看药材要包好她可以付钱走人了,门外吵吵嚷嚷的一片嘈杂声音越走越近,然后只能容纳两个不太胖的人并排走进来的店门,碰的被撞开了。
一群看起来就是华人的年轻男性,一拥而入,基本都带着打斗后的痕迹——外伤及凌乱破损的衣服。
被拥在中间的一个年轻男子捂着右手臂,透过被割开一个大口子的皮衣,能看到狰狞的伤口,默笙脑子里条件反射的给出了结论:刀伤。
他们七嘴八舌的冲店员说着她听不懂的粤语,然后一群人就顺着店里通向后堂的门进去了……看起来不像是闹事的,倒像是熟客。
邓宗赶紧从柜台走出去,在右侧靠墙一个不起眼的柜子里,拿出双氧水、酒精、纱布、一次性缝合工具等等外伤处理工具和药物,放到托盘里端着快步走向后堂。
默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的很是紧张,她好像误入了什么不应该出现的场合,可是通往后堂的门有两个青年守着,还把帘子挂起来方便那个店员进进出出的拿药拿东西,药店门口……也有两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守着……
现在不是她买不买药的问题了,是他们会让自己走吗?
默笙想跟店员说一下,大不了药我不要了,就当我今天什么也没看见,你跟他们说一下让我出去吧。
可是刚走近两步,看见后堂里年轻店员正在给那个胳膊上有个20厘米以上刀伤的男人清创,默笙忽然发现了不对劲。
那个男人在咳嗽,剧烈的咳嗽,伴随着粗重的呼吸,男人的手也捂在胸口处,这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