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末的纽约已经有了初夏的影子,下周一是美国的法定假日阵亡将士纪念日,所以连着周末两天相当于可以休息三天,周围很多同学都选择出城去远郊或者别的地方玩儿。
尤其是离纽约不远的波士顿,5月有几个大型摇滚音乐节,更是好多年轻人的首选出行目的地。不过这都跟默笙没关系,连续三天的假日对她而言等于可以做好多事情。
多增加几小时的武馆陪练工作,跑一趟购物中心把最近一周的代购订单买了,花3个小时的时间在只有她一个人的合租宿舍里,尽情的独自霸占厨房把下周5、6天的晚餐统一做出来分装冻好。
她时间总是不够用的,才多一天而已,都不够她睡个懒觉的……
周日傍晚,刚从地铁出来的默笙正盘算着回去查一下物流信息,她早20多天就把给少梅的生日礼物寄过去了,她是6月5号生日,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到。
这时手机响了,是应晖。
从年初她资助了他5000刀,应晖靠着这点钱咬牙撑着,没把他开发的算法模型贱卖掉,俩人便算是从普通校友,成为了异国他乡互相扶持但没见过面的朋友。
“默笙,你回学校了吗?我来纽约了,快到曼哈顿这边,你有时间出来见一下吗?”
应晖跟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她以为数学系的学霸、还开发了可以颠覆互联网用户体验算法模型的人,会是个极客型人物,像乔布斯或者脸书的扎克伯格那样的。
谁知应晖本人长相清秀,五官端正,带有一种儒雅的书卷气。他的气质温和内敛,看起来既有文艺青年的细腻感,又透露出一种沉稳的成熟气息。
小麦色的皮肤让他看起来没那么文弱,而且西裤和衬衫让他看着更像是华尔街的金融人才,跟默笙熟悉的T恤牛仔裤打扮的程序员形象,相去甚远。
等在SVA校门口的应晖,看着远处走来的瘦高个姑娘,一下子就锁定了自己想等的人:果然默笙跟自己想象中一样,像个拥有蓬勃生命力的山间野梅树,既疏离于周围环境,又是那样耀眼的存在。
站在应晖旁边破洞牛仔裤+厚底运动鞋+薄夹克的默笙,俩人的风格看起来像差出十几岁的叔叔侄女,默笙不禁哂笑出声:“你……穿这么正式,不是特意来见我的吧~”
应晖:“那确实不是,之前不是跟你说我找到个天使投资人吗,他是斯坦福毕业的一个富二代,平时在加州,这次有事来纽约我是来见他的。”
默笙很替他高兴,终于看到希望了:“那怎么样,谈的顺利吗?”
应晖:“还不错,他之前就有初步的投资意向,这次带着团队过来我们谈的更深入细致了一些,之后没有意外就可以签约股权协议了。
默笙,谢谢你那时候给了我一个圣诞奇迹,才让我坚持下来,这才半年不到就迎来了转机。”
本来应晖说要请默笙吃大餐的,被她拒绝了,“投资款还没到我们都是穷学生,吃什么大餐啊!就算投资款到了也是优先发展事业,个人享受还排不上。
而且这里是曼哈顿啊,随便一家店都贵的要死,东西不一定好吃还要给人小费,不去!跟着我走吧,本来我打算今晚做鸡丝凉面的,看在老乡的份儿上我大方的分你一碗~”
回到宿舍却发现,跟朋友出去玩儿的法国室友佐伊提前回来了,佐伊以为默笙是带男朋友上门的,还说要不要我出去给你们让让地方?
被默笙拦住了,不是男朋友只是普通朋友,我们之前是校友,顺便邀请佐伊晚上一起吃饭。
说起来默笙的2个室友一个法国小姐姐,还有一个社恐的冰岛人,冰岛的那个大哥住在客厅的对面那侧,默笙和佐伊在同一边,很自然的她俩共用一个洗手间。
原本默笙还担心不好相处来着,结果她发现她跟佐伊的生活节奏格外互补。法国人习惯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后洗澡,默笙晚睡虽然不算晚的起,但她7点起床差不多人家正好刚用完浴室,而且她是睡前洗澡,俩人用浴室的时间完美错开。
然后就是厨房,默笙习惯周末花几个小时时间,用比较大量的食材做4、5道菜,然后分别分装到饭盒里冻到冷冻层,晚餐每天回来随机加热一盒就能吃,就不用再单花时间现做了。
佐伊不怎么去上课,在宿舍里做默笙看不懂的各式奶酪+菜叶子的沙拉,配她咬不动的法棍,俩人尊重彼此习惯,但也偶尔互相欣赏对方美食,比如现在。
本来如果只是默笙自己,她就搞一碗鸡丝凉面吃就算了,现在多了俩人就3碗面太寒酸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待客之道不允许她这么丢脸。
合计了一番冰箱里的食材,默笙好歹算是搞出了三个菜,都是不费时间特别快的快手菜。
把之前卤好的牛腱子肉切了一盘,配上她本来打算泡水的薄荷,拌了一盘薄荷牛肉。再快速解冻一碗虾仁做了个虾仁蒸蛋,最后把昨天买来的3根黄瓜全用了,一根刨丝做凉面,另外两根做了酸辣瓜条,算是比拍黄瓜稍微复杂隆重一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死后入编角色扮演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