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源石,以及它可能为我们未来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
“虽然这并非我所期望看到的,但近一百年来,泰拉各大城邦的地质监测数据都指向一个不容乐观的趋势:天灾活动的频率,在绝大部分土地上,都在显着增加,并且,这一进程似乎还在加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源石,伴随着天灾,被从地底深处带到我们的地表,带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之中。”
“有人说,源石是蕴含着无限可能的宝藏。也有人说,源石是带来毁灭的灾祸。事实上,这两种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正确的。”
“源石具备着……以我们泰拉当前物理学理论水平,尚且无法完全解释的、极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正是这种近乎奇迹般的效率,让一些原本只停留在纸面构想、被视为天方夜谭的宏大工程成为了可能——比如,为了躲避频繁天灾而诞生的,‘移动城市’计划。”
“但与此同时,天灾的频繁化,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源石相关工业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其无法分割的伴生问题:普通人,将无可避免地、被动地、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源石。”
“或许现在,源石对于大家而言,还是一种昂贵而稀有的‘奢侈品’,因此大规模接触听起来像是危言耸听。但随着天灾带来的源石散落,以及更多源石矿脉的被发掘,总有一天,使用源石作为基础能源的单位成本,将会低于传统的化石燃料,甚至低于部分区域的电力成本。那么,按照资本逐利的天性……” “博士”的声音在这里微微停顿,仿佛在留给听众思考的时间,“源石,必将逐渐渗透,乃至取代相当一部分的传统能源。到那个时候,我们或许会看到源石驱动的暖炉、源石照明的路灯、源石供能的交通工具……”
这个预言太过大胆,太过超前。在学生们听来,这简直就像是在说“我们将用黄金来铺路,用钻石来烧火取暖”一样不可思议。
尽管博士是该领域公认的奠基人,台下依旧响起了一片混杂着怀疑和觉得有趣的窃窃私语与低笑声。许多人把这当成了博士为了活跃气氛而开的一个夸张的玩笑。
“我知道,大家可能对我的这个预言感到怀疑,甚至觉得我在异想天开。” “博士”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理解的笑意,“说实话,如果这一天能够晚一些到来,我个人也会感到非常欣慰。因为那意味着,我和我的同事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研究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更大规模的源石感染风险。”
“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怀疑,这很正常。但即使如此,我仍然想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郑重地建议在座的每一位,尽早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的、接触源石时的防护措施——请注意,我并不会把这些措施称之为‘安全措施’,因为在源石那亚原子级的侵入特性面前,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是能够被称为绝对‘安全’的。”
博士对于源石工业未来的看法,以及他对大规模感染潮可能到来的深切担忧,显然并未能立刻引起在场大多数年轻学子的共鸣。
他们更关注的是眼下、是切实相关的东西。因此,当话题转到具体如何防护时,报告厅内的气氛明显为之一变。学生们纷纷坐直了身体,交头接耳的声音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倾听的神情。
毕竟,在座的都是炎国顶尖学府的精英,未来有很大概率会进入研究院、实验室或相关高科技产业工作。相比普通市民,他们接触到源石的概率无疑要高得多。这关乎他们自身的安危。
“我想强调的最高准则是:一定要明白,任何防护措施,都只是降低概率,而不可靠。在面对源石时,感染的风险,永远不为零。”
这一冷酷而斩钉截铁的论断,如同一盆冰水,浇熄了不少人刚刚燃起的“只要做好防护就没事”的侥幸心理,台下再次响起了抑制不住的、带着不安的议论声。
“我知道,听到这里,大家心中一定积攒了很多疑问,又不好意思贸然打断我冗长的讲述。” “博士”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鼓励的笑意,“所以,现在我们稍微停一停,插入一个大约5分钟的简短提问环节。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竖起了一片手臂的森林。
Logos立刻举起了手,他那独特的气质和急切的神情,在人群中颇为显眼。奈何竞争对手实在太多,而且“博士”(严格遵循着博士本人的场外叮嘱——‘如果看见一个长得特别漂亮、气质像黎博利但本质是萨卡兹的家伙,千万别点他!千万别!’)的目光快速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一位看起来阳光开朗的库兰塔男生身上。
(说起来,龙门科技大学的丰蹄和库兰塔学生比例是不是有点过高了?啊这……)
“博士您好,”被点到的库兰塔男生站起身来,先是微微欠身,展现出良好的教养,然后才清晰地说道,“我认真阅读并学习了您发表的《源石总论》。根据其中关于‘净化磁场’功效的描述,理论上应当可以将源石稳定地束缚在特定的操作区域之内,比如实验台面上。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是存在‘安全操作’源石的可能性的呢?为什么您刚才会说,任何防护都是不可靠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