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内再次静默了一会儿后,大概是为了帮助博士从这种让人难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阿米娅又找回了最初的那个问题:“博士说审判庭和深海教会是我们出海的障碍……听起来,突破点就在深海教会?”
博士察觉了阿米娅的好意,抹抹脸,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振作些:“大静谧后,审判庭不得不用高压统治阻止伊比利亚走向崩溃,这也成为了我们的麻烦:斯卡蒂是阿戈尔,而我长得也像阿戈尔,两个外来阿戈尔潜入伊比利亚——我们都不用做什么,可能就得被带走拷问了。”
伊比利亚已经与泰拉诸国隔绝了太久,恐怕都未必听过博士的大名,就算他祭出自己源石科学家的身份,也未必好使。想到这,博士真心实意地怀念起大炎:跟伊比利亚相比,龙门确实非常开放包容了。
“但深海教会则恰恰相反,”停顿整理了一会儿思路后,博士继续道,“因为阿戈尔来自海洋,他们对阿戈尔有特殊的好感。加上这个‘海嗣同好会’管理极度混乱,不同城镇之间的组织互相隔绝、交流不畅,我们只要乱喊几句‘同胞’,很容易伪装成教徒混过去。”
……
因为在出发之前就有长途旅行的预期,这辆运尸车经过了特殊改装,具备很强的越野能力,除了补给燃料和食物的需要,其余时间几乎不在任何城市停留,沿着炎国边境线,掠过雷姆必拓,终于来到了伊比利亚国境线附近。
对于绝大部分信使来说,这样的旅行是不可想象的:信使穿行于这片大地,每路过一座城市必停一次,仿佛某种“打卡”——这不仅仅是出于补给的需要,更重要的原因是必须校准路线。
在磁场混乱的泰拉,导航出了城市就没信号,指南针也常常失效,迷失方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文明在这片大地上仿佛一个个孤立的菌落。
斯卡蒂的血脉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回应深海的呼唤,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不会认错大海在哪边,但这也只能为她确定海岸线的大致方位;相比之下,博士的方向感简直是BUG一样的存在。
虽然博士很想说实话,比如他脑子里有一个疑似来自旧文明的内置系统,时刻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扫描物品、解读文件、实时翻译、导航和天气预报等等功能,自己实在不是什么天才……
但这种说法显然只会被解读成“博士不愿意解释,所以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搪塞”,没办法,他只好称自己是通过分析磁场变化规律来定位。说完博士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等他捞出罗德岛,有了空闲时间,Logos会不会拿着各种磁场模型来求教这种“定位算法”……
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为了掩盖行踪,他们一行人从不连接任何城市的信号塔,因此也无法被追踪,像幽灵一样巡礼于泰拉大地,期间所有对外联系都依靠博士留在龙门的“源石纠缠”设备。
因为博士提到把他留在龙门的指挥终端“置于恒温、恒湿、避免剧烈震动的稳定环境中”,在博士没看到的地方,他在龙门的办公室已经快要变成博物馆:放置指挥终端的办公桌上罩了一只大玻璃罩,内置恒温恒湿仪和防震装置,每天都有一名助理在办公室值班,颇有一种看守文物的诡异感觉……
博士关于“源石量子纠缠”的论文在路上写完后,就是通过这个“文物终端”传输到龙门,再由艾雅法拉整理寄送《自然科学》。至于之后引起的(叒一次)学术大地震,乃至泰拉通讯技术的升级,就暂时不是博士能关注到的了。
因为博士已经来到了文明世界边缘,“大静谧”后濒临崩溃的伊比利亚。
----
注:
马孔多在下雨:《百年孤独》中,在战争胶着的时候,赫里内勒多上校给奥雷里亚诺上校发电报,“马孔多在下雨”。对于这句话有很多解读,赫里内勒多面对昔日挚友、如今只能例行公事对话的上校,不知道如何倾诉内心的孤独,只能告诉他家乡在下雨;又影射了在动荡的时局中马孔多无法独善其身;还为后来马孔多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埋下伏笔。
喜欢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日方舟,全员魔法少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