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羽借着去茅厕的由头,猫在院角那棵歪脖子柳树后,飞快地划开手机屏幕。指尖在 粗盐提纯古法改良 文档上顿了顿,特意放大了标注 民间可用材料 的部分 —— 还好昨晚融合记忆时没记错,这具身体的原主常去后山砍柴,知道哪片老墙根的草木灰最 出劲儿。
得藏好了。 他把手机塞进贴身的布袋,又用草绳在腰间缠了三圈,确认不会掉出来才敢回屋。刚进门就撞见姬晨曦站在灶前,手里拿着块粗盐在看,见他进来,慌忙把盐块藏到身后,耳根红得像染了朱砂。
那啥,我合计着怎么把这盐弄干净些。 秦羽赶紧打岔,指着灶台上的粗盐,这盐里的沙子硌牙,还有股苦味,得想法子去掉。
柳佩妍正用石臼捶着什么,闻言头也不抬:村里老辈人都用井水淘三遍,能去点沙子,苦味去不掉。 她捶的是晒干的槐树叶,准备当柴烧,我爹说过,官盐之所以不苦,是加了 ,具体是什么,官府藏得紧。
那是他们把法子攥在手里,好自己赚钱。 秦羽蹲在灶前,假装回忆什么,实则在脑子里复述手机文档,我... 我以前在书里见过个法子,用草木灰和豆子水就能提纯,不用啥稀罕物。
“你还读过书?”姬晨曦看了看这个家徒四壁的环境疑惑地问道。
“幼年时村里曾经来过一个先生,说起话来之乎者也的、摇头晃脑的,很有意思,我当时觉得有趣,常跟在他屁股后面学他说话,那个先生见我生得机灵,又调皮,就问我愿不愿意跟他读书识字,并告诉我读书的好处,于是我就跟他学了一段时间,后来,那位先生临走时给了我一本名叫《齐民要术》的书,我没事的时候就看这本书,粗盐提纯的法子就是我再书上看到的。”
苏婉秋眼睛一亮:豆子水?我包袱里还有半袋陈豆,泡软了能磨浆。 她转身就要去拿,被秦羽拦住。
先得找最细的草木灰。 秦羽故意说得神秘,要那种烧透了的白灰,不能带火星子,后山老松树下的最好。 他给柳佩妍使了个眼色,女侠辛苦一趟?这活计得有力气的来。
柳佩妍挑眉:想指使我? 嘴上这么说,却扛起墙角的筐子往外走,要是弄不出来,看我不把你那破书烧了。
等她走了,秦羽才松了口气,赶紧指挥剩下的人:苏婉秋泡豆子,叶灵溪找三个陶罐,姬晨曦则被他安排去晒一块平整的石板 ——晒盐用,越光滑越好。叶灵溪找陶罐时,发现其中一个罐底有裂缝,急得直跺脚,秦羽却笑了:正好,漏水的罐子里垫麻布,能当滤器。
柳佩妍回来时筐里装满了白灰,还带着松脂的清香。这灰烧得够透? 她把筐往地上一放,扬得秦羽满脸灰,换来苏婉秋一声嗔怪。
perfect... 秦羽下意识冒出半句现代词,见众人疑惑,赶紧改口,太合适了! 他先把粗盐倒进没裂缝的陶罐,加井水搅成浑浊的盐水,第一步,滤沙子。
他让苏婉秋把泡软的豆子磨成浆,又在漏水的陶罐里铺了三层麻布,小心翼翼地把盐水倒进去。浑浊的盐水渗过麻布,滴进第三个罐里,变得清亮些,麻布上留下层沙砾和黑渣。
这就干净了? 叶灵溪凑过来看,鼻尖差点碰到陶罐,比井水淘的清多了。
才刚开始。 秦羽抓了把草木灰,慢慢撒进清盐水里,这灰里有种东西,能把水里发苦的脏东西 住,让它们沉底。 他用树枝搅了搅,盐水渐渐泛起白絮,像冬天河里的冰花。
姬晨曦蹲在旁边,小声问:这些白絮就是苦味的根由? 她伸手想碰,被秦羽拦住。
碰不得,沾手上洗不掉。 秦羽故意吓唬她,见她缩回手,指尖在衣襟上蹭了蹭,忍不住笑,等它们沉到底,把上面的清水倒出来,再加豆子浆。
柳佩妍抱臂站在门口,看着秦羽忙活,突然插了句:你这法子看着简单,真能去苦味?
等会儿你尝就知道了。 秦羽胸有成竹。等白絮沉底,他把上层清水倒进最后一个陶罐,加了半勺豆浆。豆浆一进去就凝成细小的白粒,慢悠悠地沉下去,像撒了把碎米。
这一步叫 吸杂 秦羽解释,豆子浆能把剩下的小脏东西粘住,比麻布滤得还干净。
叶灵溪蹲在地上,用树枝写着:粗盐 3 斤(9 文),豆子半袋(5 文),草木灰(0),柴火(1 文),合计 15 文。她抬头问:这样提纯出来,能多卖多少钱?
至少能翻倍! 秦羽指着窗外,你看村里王大户,每次请人吃饭,都要去县城买 甜盐 ,一斤要二十五文,咱们这盐提纯后,不比县城的差。
说话间,豆浆在罐底沉成了层薄泥。秦羽把最上层的清水倒进石板上的浅盘里,让姬晨曦搬到太阳底下晒。剩下的就看老天爷了,太阳越毒,盐出得越快。
傍晚时分,石板上果然结出了层雪白的盐粒,像撒了层碎雪,比官盐还白。秦羽捏起一粒放进嘴里,咸中带着清润,没有半点苦味,激动得差点蹦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外卖侠闯大周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外卖侠闯大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