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踏入墨府的门槛了,哪怕只是最外围。
她跟在两位师姐身后,低着头,目光却透过低垂的眼睫,将通往墨府路径上的每一处细节,以及府门外那些护卫的气息、姿态,都牢牢印入脑中。
交接过程很顺利,外院的管事嬷嬷只是例行公事地清点了衣料和图样,便挥手让她们离开。自始至终,韩小丫都没有抬头乱看,也没有试图将灵觉深入内院。
这一次短暂的进入,没有什么收获,但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需要更多的信息,更需要一个……不会引起怀疑的,长期接近墨府的理由。”她默默思忖着。送衣料是一次性的,墨府小姐们做新衣也不会频繁。
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韩小丫去了一趟陈家书院,用三枚铜钱的代价,借阅了一叫本《马公子炮炙论》的药学类书籍,趁着休息的时候,就偷偷翻看。一般的医药类的书籍封面都是药啊,草啊什么的,这本书的封面是一个穿着步袍的男子,腰里跨把葫芦,腰身微弯,朝向一旁,只留半边侧脸,手里像是拿着一片叶子。这是所谓的马公子吧,倒是风流倜傥。书里边内容很详细,将药材根据功效进行了分类,比如强源固本类,黄精、粒枣、扁石斛等。
陈家书院的藏书并不多,多是一些儒家的书籍。医药类的也就几本,韩小丫月余时间就换看了一遍。医学类的书籍和现实世界的中医理论很近似,药学类的有些药材是现实世界没有的,并且这个世界中的药物好像治病能力很强。
又是一次送绣活的活计,这次并非去墨府,而是去城西一家与云裳阁有往来的药铺,取一批用于熏染衣物的特制香料。在药铺等待伙计配货时,韩小丫的注意力被角落里两位女子的交谈吸引了。
其中一位身着淡紫色衣裙,容貌秀美,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但眼神清澈,性格似乎颇为爽利。另一位则是丫鬟打扮。那紫衣女子正在向掌柜询问几种药材的搭配,提及的并非是疑难杂症,而是一些关于调理气血、安神静心的方子,言语间颇有些见地,显然对医理药性有所钻研。
韩小丫心中微动,悄然将灵觉聚焦过去。她感知到那紫衣女子身上并无灵力波动,但其气息纯净,气血旺盛,远非普通闺阁女子可比,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结合其谈吐和对医药的兴趣,一个名字在她脑海中呼之欲出——墨府二小姐,墨凤舞。
原着中,墨凤舞性情直率,喜好医术,与她那两位姐妹风格迥异。这简直是天赐的突破口,自己刚学的知识说不定就能用上。
韩小丫不动声色地挪近了几步,假装看着柜台里的药材,耳朵却仔细听着墨凤舞与掌柜的对话。当墨凤舞提到一味名为“宁神花”的药材,似乎对其安神效果不甚满意,觉得药性过于温和时,韩小丫知道,机会来了。
她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属于孩童的好奇和一丝犹豫,怯生生地插话道:“这位……姐姐,我……我听说,若是将宁神花的花蕊在日出前带着露水摘下,阴干后研磨成粉,再用三蒸三晒过的茯苓露调和,安神的效果会好很多,而且不会让人白日里昏沉……”宁神花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在书中屡有提及,但是药效确实太猛,类似于现实世界的曼陀罗花。如果仅用于安神,确实药效过了,如果用花蕊而不用花瓣,则轻得多。
她的声音不大,带着乡音,但话语内容却让墨凤舞和药铺掌柜都愣了一下。药铺掌柜是惊讶于这小学徒模样的女娃竟懂这些偏门处理手法,而墨凤舞则是眼睛一亮,她正苦恼于寻常宁神方子的弊端。
墨凤舞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个瘦小、面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澈沉静的女童:“哦?小妹妹,你懂药材?这法子是从何处听来的?”
韩小丫低下头,绞着衣角,做出紧张的模样:“我……我小时候身子不好,家里穷,请不起大夫,村里一位采药的老爷爷教过我一些土法子……”她将自己对药材知识的来源,推给了虚构的“采药老爷爷”,这是最合理也最难查证的解释。
“采药的老爷爷?”墨凤舞若有所思,她本就对民间偏方、奇闻异术感兴趣,此刻见韩小丫说得有板有眼,不似作伪,便来了兴致。“那你说说,若是夜间惊悸,多梦易醒,除了宁神花,还可搭配何物?寻常酸枣仁我已试过,效果寻常。”
这是一个考较。韩小丫心中了然,她不慌不忙,结合现代对神经系统的一些粗浅理解和一些低阶灵草特性(当然,她只提凡俗药材),斟酌着说道:“或许……可以试试加入少许‘定魂草’的根须?此草生于背阴山涧,其性微寒,能镇惊安魂。只是用量需极谨慎,过多反而令人精神涣散。或者……用‘夜交藤’的嫩芯,以黄酒炒制,取其交通心肾之效……”
她说的都是凡俗间确实存在、但应用不那么广泛的药材和炮制方法,既展示了“知识”,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惊世骇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凡人知命请大家收藏:(m.zjsw.org)凡人知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