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映像”的模仿秀最终以惨淡收场。
它们精心策划的“幕后花絮”充满了排练痕迹,灵体演员连能量失控都控制得恰到好处,场务被数据流喷脸时还不忘保持微笑……观众们纷纷表示“假得令人发指”,纷纷回流到“起义军文工团”这边,一边吐槽一边打赏,颇有种“还是原配好”的唏嘘感。
沈越的账户因此又肥了一圈,她甚至豪气地给处刑者医生预支了下一个月的“高危岗位津贴”,乐得医生维持护壁时,秩序力场都荡漾出了几分愉悦的波纹(虽然脖子依旧歪着)。
然而,资本的温暖还没捂热,冰冷的现实就拍在了脸上。
之前那个投资“真实风格纪录片”的匿名鬼怪大佬,伴随着一笔巨额惊吓值的到账,还附赠了一份长达三十页、措辞严谨、充满了各种“考虑到多维意识流体的感知阈限”、“需优化情感共振频率的谐波失真”等晦涩术语的《项目需求说明书(初版)》。
简单概括就是:甲方爸爸砸钱了,要求也来了。
不仅要看真实的爱情,还要看“基于底层数据逻辑的、对系统性存在困境的、具有普适性反思意义的深度挖掘”,并且要求影片最终能提供一个“可行的、低能耗的、适用于中低阶灵体的意识锚定方案”。
沈越看着这份需求书,感觉自己前世在横店被甲方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
她深吸一口气,把文档拍在桌子上,对着核心团队成员(包括被强行拉来开会的、门后只传来声音的白和光影闪烁的阿亮)宣布:
“同志们!考验我们真正实力的时候到了!金主爸爸……呸,是战略投资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不仅仅是拍片了,这是要我们搞科研啊!”
李思明推了推眼镜,快速浏览着需求:“导演,这份需求……很专业,甚至可以说,直指这个惊悚世界的一些核心规则。这位匿名投资者,恐怕不是普通的鬼怪。”
赵猛挠着头:“意识锚定方案?那是什么玩意儿?听起来比搭场景难多了。”
处刑者医生传递来一个简短的意念:“秩序……可提供部分……框架参考。”
门后的白轻声说:“锚定……是稳定存在的感觉吗?我……好像很久没有过了……”
阿亮的光影也剧烈闪烁起来,传递出对“稳定”的渴望和一丝不安。
沈越一拍大腿:“看到了吗?这就是市场需求!观众……不,是投资者,已经不满足于看故事了,他们需要解决方案!需要方法论!咱们的文工团,要转型升级为‘惊悚世界心灵关怀与意识稳定解决方案提供商’!”
口号喊得响亮,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地鸡毛。
首先,得理解甲方爸爸到底要什么。那份需求书堪比天书,沈越让李思明牵头,成立“需求破译小组”,成员包括他自己(技术担当)、赵猛(体力&挨骂担当),以及被迫营业的处刑者医生(规则咨询顾问)。
“李哥,这个‘谐波失真’是啥意思?是说我唱歌跑调吗?”白隔着门虚心求教。
李思明对着光屏苦思冥想:“从能量频率分析来看,可能是指您的情感能量输出与阿亮先生的接收频率存在相位差,导致共鸣效率低于理论最大值……”
赵猛:“说人话!”
李思明:“……就是有点对不上频道。”
阿亮的光影委屈地闪烁了几下。
“医生,这个‘低能耗意识锚定’,用你的秩序力场能不能实现?就像你稳定护壁那样?”沈越把希望寄托在最高战力身上。
处刑者医生沉默良久,歪着的脖子似乎都透露出一种“你在为难我”的情绪:“秩序……强制定型……能耗高……不适合……低阶灵体。锚定……需内生……非外力。”
翻译:强行固定,费电,不适合穷鬼。得自己支棱起来。
破译工作进展缓慢,甲方的“沟通精灵”(一个会说话、表情拽得像欠了它几百万惊吓值的金色小光球)还时不时跳出来,用毫无波澜的电子音催促进度:
“贵方项目进度滞后13.7%。请注意,投资协议附有对赌条款,若最终成品无法达到‘引发目标受众群体深度共鸣并产生可观测意识稳定效应’的KPI,我方有权收回部分投资并索取赔偿。”
沈越看着那小光球,牙根痒痒,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些鼻孔朝天的制片人。
压力之下,沈越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让李思明继续啃硬骨头,尝试从技术和规则层面理解需求;另一方面,她回归老本行,从“人”……啊不,从“鬼”情世故入手。
她减少了那些高大上的哲学解说,重新将镜头聚焦在阿亮和白最朴素的互动上。但她不再只是记录,而是开始引导。
“阿亮,你看到白小姐的时候,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觉?会不会觉得……嗯,更踏实一点?就是那种,‘啊,原来我存在是有意义的’的感觉?”
阿亮的光影缓慢旋转,传递出模糊的、类似“安心”和“确认”的波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惊悚片里当制片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惊悚片里当制片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