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臻至驭器大圆满,杨华只觉周身灵力圆融澎湃,神识感知亦变得前所未有的敏锐清晰。他并未因实力的暴涨而冒进,反而更加谨慎。敛息佩的效果在秩序之力的加持下愈发卓着,他整个人如同融入山林的一缕清风,循着秩序烙印对阴煞之气的独特感应,向着其中一个最有可能关押祭品的区域潜行而去。
那是一片位于黑风涧东北方向约百里处的隐蔽山谷,地图上并无标注,当地人称其为“落魂谷”,传闻常有樵夫猎户在此莫名失踪。谷口被浓密的瘴气笼罩,寻常鸟兽不至,寂静得可怕。
越是靠近,秩序烙印传来的悸动便越是明显。那并非纯粹的阴冷,更夹杂着无数生灵临死前的恐惧、绝望与怨念,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令杨华胸中杀意翻腾。
他悄无声息地攀上谷口一侧的悬崖,俯身下望。谷内景象与外界截然不同,不见草木,只有嶙峋的黑色怪石,地面流淌着粘稠的、散发着恶臭的暗红色泥沼。而在山谷最深处,紧靠着陡峭岩壁的地方,赫然修建着一座以黑石垒砌的简陋堡垒!堡垒外围有手持骨杖、身披黑袍的修士巡逻,数量约莫十余人,修为多在凝核中后期,为首的小队长则是驭器初期。
堡垒上空,笼罩着一层淡薄却坚韧的黑色光罩,光罩上符文流转,不断抽取着下方泥沼中升腾起的血色怨气,隐隐与堡垒内部某种存在相连。堡垒唯一的入口处,煞气最为浓重,两名驭器初期的守卫如同门神般矗立,眼神麻木。
“就是这里了。”杨华眼神冰冷。这堡垒的形制与蛮古山脉那个据点颇为相似,但规模更小,更像是一个临时的囚笼和中转站。那黑色光罩,显然是一种防御与隐匿结合的阵法。
他仔细观察着巡逻队伍的路线、换防的间隙,以及那阵法光罩的能量流动节点。堡垒内部的情况不明,但根据那浓郁的生魂怨气判断,被囚禁的修士数量恐怕不少。
强攻不可取,会打草惊蛇,也可能危及被困者。必须悄无声息地潜入。
他耐心等待着。直到夜幕彻底降临,谷内瘴气愈发浓郁,光线昏暗,巡逻队伍的警惕性也似乎稍有松懈之时,机会来了。
两名巡逻的黑袍修士例行公事地走到堡垒侧后方一处相对偏僻的角落,这里靠近岩壁,阵法光罩似乎也因地形原因略显薄弱。
就在两人转身欲走的刹那——
“嗖!嗖!”
两道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破空声响起!那是杨华以秩序之力凝聚的、无形无质的“秩序之针”!针尖蕴含着极强的破邪与禁锢之力,精准无比地没入两名黑袍修士的后脑!
两人身体猛地一僵,眼中神采瞬间黯淡,维持着转身的姿势僵立在原地,气息被完全封锁,如同两尊雕塑。秩序之针不仅制住了他们的行动,更暂时隔绝了他们与那可能存在的魂灯之类的联系。
杨华身形如鬼魅般从崖顶飘落,瞬息间来到两人身旁。他伸手按在其中一人额头,神识强行侵入,搜索其记忆碎片。
零散的信息涌入脑海:此地确实是关押“生魂祭品”的据点之一,由一名代号“黑鸠”的驭器后期修士负责。堡垒内设有困阵,关押着约五十余名从各处掳来的修士,修为从筑基到凝核不等。这些修士被不断抽取生机与魂力,注入堡垒中心那座“聚魂法阵”,提炼最精纯的魂力,准备送往黑风涧用于炼制“万魂幡”。三日期限,指的便是将此批魂力送出的最后时限!
“畜生!”杨华心中怒骂,强行压下立刻杀进去的冲动。他剥下其中一人的黑袍换上,又以其身份令牌略微改变自身气息,模仿着那麻木的眼神,低着头,向着堡垒入口走去。
入口处的两名驭器初期守卫只是冷漠地扫了他一眼,并未阻拦。堡垒内部的阵法似乎只阻外,不阻内,或者对持有特定令牌的内部人员无效。
踏入堡垒,一股混合着绝望、恐惧与浓重血腥的气息扑面而来,比外面更加令人作呕。内部空间不大,中央是一个凹陷下去的血池,池中暗红色的粘稠液体翻滚着,不断有痛苦扭曲的面孔在其中浮现、哀嚎、消散。血池周围刻画着复杂的符文,构成了那座“聚魂法阵”。
而在血池四周,是一个个以粗大铁链禁锢在石壁上的修士!他们形容枯槁,眼神空洞,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们还活着。一根根透明的管子从他们心口延伸而出,连接到血池上方的符文,丝丝缕缕的生命精华与魂力正被持续不断地抽取出来,汇入血池!
杨华甚至看到了几个穿着蜀山外门弟子服饰的年轻面孔!他们眼神涣散,嘴唇干裂,已然处于弥留之际。
怒火如同火山般在杨华胸腔中爆发,但他死死克制住。他看到在血池旁,一名身材矮壮、面容阴狠的黑袍修士正在盘膝打坐,其气息正是驭器后期,想必就是“黑鸠”。此外,还有四名凝核后期的黑袍修士在四处巡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废根杨华的剑仙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废根杨华的剑仙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