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那枚“秩序源核”碎片,杨华仿佛握住了一片微缩的、井然有序的星空。精纯温和的秩序力量不再仅仅是守护心神,而是如同甘霖,主动滋养着他干涸的神魂,修复着因过度催动而黯淡的秩序烙印。那烙印如同久旱逢雨的禾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明亮,其上原本模糊的纹路也清晰了几分,散发出更加稳定的清凉意。
更奇妙的是,这股秩序力量并未与他丹田内的混沌产生冲突,反而在秩序烙印的调和下,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循环。秩序之力流转周身,抚平因外界混乱气息带来的不适,而丹田混沌则在秩序框架内,更加顺畅地汲取着同源气息,那脉动变得有力而规律,仿佛一颗沉睡的心脏开始复苏。
“平衡之道,存乎一心。以秩序引导混沌,以混沌滋养秩序……”
那苍老意念的话语在杨华心中回荡。他盘膝坐在那玉石蒲团上,摒弃所有杂念,全身心沉浸在这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中。他不再执着于“修复”破碎的灵根和凝核,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并引导体内这新生的、由秩序源核碎片带来的平衡体系。
他“看”到,秩序烙印如同灯塔,照亮并稳定着识海;秩序源核碎片的力量如同经络,流转全身,构筑起一道无形的秩序屏障,抵御外邪;而丹田混沌则如同动力源泉,在秩序的框架内,缓慢而坚定地汲取、转化着外界的混沌气息,反哺自身,维持着这种动态的平衡。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修炼,没有气海漩涡,没有灵力奔腾,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调整与构建。他破碎的道基,在这套体系下,似乎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反而成了容纳秩序与混沌的独特“容器”!
廖凡守在小次元空间的入口,看着杨华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既非灵力也非神识,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神宁的奇特韵律,心中震撼不已。他知道,兄弟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蜕变,这蜕变的方向,前所未有,却似乎无比契合他自身的状况。
时间在这片独立的小空间中仿佛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杨华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眼眸依旧深邃,却少了几分死寂与绝望,多了几分沉静与洞察,仿佛能映照出事物运行的某种底层规律。
他摊开手,那枚秩序源核碎片已经彻底融入他掌心,化作一个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透明印记,与他灵魂深处的秩序烙印遥相呼应。他能感觉到,自己与这片混沌空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甚至能隐隐感知到空间中那些混乱能量流的薄弱点与规律。
“怎么样?”廖凡迫不及待地问道。
“前所未有的好。”杨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虽然依旧没有灵力,但身体却感觉轻盈而充满活力,神魂更是澄澈明净,“我好像……找到了一点方向。不是修复旧路,而是开辟新途。”
他看向次元空间之外那片灰蒙蒙的混沌,目光仿佛能穿透虚空:“而且,我知道怎么离开这里了。”
根据秩序源核碎片传递的信息,结合他自身对这片混沌空间的感知,他找到了那个模糊空间坐标对应的具体方位,以及一处相对薄弱的空间节点。
“源核碎片的力量,加上我自身秩序与混沌的平衡,可以短暂地稳定并撕裂那处节点,打开一条通往外界的临时通道。”杨华解释道,“但机会只有一次,而且通道极不稳定,我们必须在瞬间通过。”
廖凡重重点头:“明白!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两人离开那方小次元空间,暗金色的残骸在他们出来后,便再次恢复了沉寂,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他们按照杨华的指引,在扭曲的岩石和能量乱流中穿行,最终来到了一处看起来与其他地方并无不同的区域。
但在杨华的感知中,这里却是整个混沌碎片空间能量脉络的一个“纠结处”,空间结构相对脆弱。
“就是这里了。”杨华站定,深吸一口气,对廖凡道,“等我撕开通道,你立刻跟上,不要有任何犹豫!”
廖凡屏息凝神,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尽管灵力恢复不多,但肉身力量已蓄势待发。
杨华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体内。他首先全力催动灵魂深处的秩序烙印,引动掌心那源核印记的力量!一股精纯而强大的秩序波动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如同在混乱的油画上强行划出了一道清晰的线条!
紧接着,他引导丹田内的混沌,不再是与秩序对抗,而是顺应着秩序的指引,将一股凝聚的、蕴含着混沌本源的波动,如同钻头般,精准地刺向那处空间节点!
秩序为框架,混沌为力量!
“嗡——!”
一声奇异的震鸣响起!那处看似空无一物的虚空,猛地扭曲、荡漾起来,如同水面被投入巨石!一道边缘闪烁着混乱电光、内部却相对稳定的、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长裂缝,被硬生生撕裂开来!
裂缝之外,不再是灰蒙蒙的混沌,而是熟悉的、属于正常世界的景象——一片覆盖着积雪的山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废根杨华的剑仙之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废根杨华的剑仙之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