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大殿,血光未散,佛光余韵却在檐角间久久回荡。
残破的金殿之上,空气沉重得令人窒息,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嗅到劫运的味道。
姜子牙拄鞭而立,眼神中闪烁着一抹无法掩饰的阴霾。
方才那一掌,虽未将他彻底压制,却足以让他感受到一种高不可攀的力量。
那不是凡间可敌的气机,而是圣人意志的直接映照。
广成子站在一旁,衣袍猎猎鼓荡,神色冷峻。
他望着佛门僧侣远去的背影,心底的忧虑如潮水般涌起。
阐教辛苦经营的大势,本该在封神之后安定天下,稳固气运。
可如今佛门插手,天数之说压在众人头顶,岂不是要把阐教辛苦打下的根基一口气夺走?
“师叔,”广成子压低声音,对姜子牙道,“佛门既入,必非止于度世。此来之势,已然昭然若揭。”
姜子牙没有回话,只是紧紧攥住打神鞭,虎口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心中明白,广成子并非杞人忧天。
圣人之言既出,佛门绝不会只是点缀,而是要在凡尘立下庞大的根基。
周公旦神色凝重,正安扶武王姬发,心头却已掀起巨浪。
方才佛光一现,群臣虽口中不敢多言,但那份隐隐的敬畏与动摇,已清晰地落入他眼底。
大周百年基业,若朝臣人心为佛门所夺,岂不是未战而溃?
殿下诸将亦各有心思。有人暗暗低首,似在权衡佛门与阐教的高下;有人皱眉沉思,担忧武王根基动摇;更有人表面恭谨,实则目光闪烁,心底已滋生别样念头。
黑煞道人遁影消散之地,尚留一缕余息,宛若冤魂长啸。那几
名尚存的截教余脉弟子,一个个或伤重或面露疯狂,竟无人再言语。他们
的眼神中只有怨毒与讥笑,仿佛在无声控诉:阐佛争锋,不过是换了另一副棋盘。
气氛一时间僵持不下,似有无形巨石压在所有人心口。
周公旦深吸一口气,正欲开口安抚群臣,忽然一声鸦鸣自殿外传来。漆黑
大鸦盘旋九天,双目血红如火,竟直直落在金阶之上,冷冽的啼声似在传递某种不祥的预兆。
武王抬首,心头骤然一沉。自古传言,大鸦聚而鸣,必有大劫临世。
而这鸦声,却在此刻响起。
大鸦的啼声仿佛撕裂了天际,带着刺骨的寒意盘旋在镐京上空。
天空逐渐阴沉,乌云翻滚,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掌正缓缓按压下来,连宫阙之中的灯火也随之暗淡。
武王姬发抬首望天,眉宇间浮现出深深的忧虑。
他虽已受命为人皇,却在那鸦声之下感到心头发凉,似乎有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心脏。
周公旦立于侧旁,目光亦深邃至极,心中暗叹:“果然,天命之争并未因封神而终结,反而愈加汹涌。”
姜子牙拄着打神鞭,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盘旋不散的鸦群。
那双浑浊的老眼中,映出的是无尽的担忧与怒火。
他太清楚,这绝非寻常之兆,而是天道在警示,亦或是某股不可言说的力量在暗中操纵。
广成子神色冷厉,袖袍鼓荡,身上的灵光隐隐若现,似欲随时出手。
但他终究忍住,只是沉声道:“鸦鸣为劫,凡间气运动荡,圣门争端尚未平息,必将更添波澜。”
他此言一出,殿中群臣无不心惊。先前佛光的渗入已使人心不稳,如今鸦声更似在烈火上添油,令疑虑与不安迅速蔓延开来。
数名截教余脉弟子仰头狂笑,笑声中满是怨毒与讥讽。
“哈哈哈!阐教费尽心机以助大周夺天下,又有何用?佛门一现,天命已改!鸦声为劫,必是大道之争未有定数!”
他们满身是血,身影摇摇欲坠,却偏偏笑得癫狂,仿佛借这最后的嘲讽来撕裂阐教的脸面。
武将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低语。佛门既现,截教虽残,却未曾彻底覆灭;阐教大业虽立,却也未必稳固。三教裂痕已不可弥合,而在这裂痕之下,大周王朝的基石似乎也开始颤动。
忽然间,大殿之上,一声冷哼响起。
声音不大,却宛若雷霆直劈心神,震得所有人瞬间安静。
那是太清老君的声音,自虚空而下,淡漠无情:“鸦声为劫,不过因果未了。杀劫既启,三教各有承当。今日之事,尔等皆不必多言,静待天命演化。”
声音消散,虚空中再无波澜。
然而这份淡漠,却更令在场众人心生寒意。
老君的平静,意味着他已不欲再言,只任由劫运自行演化。
既如此,三教之争必将进一步恶化。
殿外风声骤紧,大鸦的鸣叫愈发急促,仿佛在召唤某种即将来临的灾厄。
姬发紧攥拳头,终于忍不住开口:“寡人欲安社稷,平天下,然此鸦声不散,群臣心神皆动,如何安邦定国?丞相,先生,诸卿家——此局该如何应对?”
殿内众臣无一回应。每个人都在思索,亦都在犹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