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山雾时,姜稚的房车还藏在王家坪后山的竹林里,轮胎裹着的泥块上沾着几片枯黄的竹叶,像给黑色车身贴了层伪装。她刚把摔变形的铝箱塞进储物格,指腹还沾着箱壁的锈迹,手机就开始疯狂震动,屏幕亮得晃眼——推送通知像决堤的洪水般涌来,同城热搜词条后面跟着醒目的“爆”字,#神秘无人机高价收香菇# 牢牢钉在榜首,红得刺眼。
点进词条,最先跳出来的是青溪村王满仓举着钞票的照片。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攥着一沓红色纸币,指缝里还夹着那个牛皮纸信封的一角,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沟壑,背景正是村口那间米白色的小卖部。紧接着是李家坳张老汉的视频,老人对着手机镜头比划着,粗糙的手指在空中画着无人机的轮廓,嘴里念叨着“嗡嗡响,像大蜻蜓,掉下来个银箱子,里面全是钱”,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点赞数半小时内破了十万。
“这是哪个老板匿名扶贫吧?八十一斤收香菇,比镇上收购站翻两倍还多!”
“会不会是新的诈骗套路?先用现金勾人,后面再让你交押金?”
“楼上别瞎猜!我是青溪村隔壁的,昨天亲眼看见王满仓揣着钱去镇里银行存了,柜台小姐姐都惊着了,说他这辈子没存过这么整的钱!”
“求问无人机还来不来我们村?我家有五十斤木耳!”
姜稚把手机扔在副驾,屏幕还亮着,记者举着话筒的画面不断跳出——有穿西装的男记者蹲在小卖部前,对着镜头说“据村民描述,神秘无人机深夜出现,现金交易后迅速消失”;有扎马尾的女记者追着王满仓跑,话筒快递到老人嘴边;还有几个举着手机直播的网红,穿着花哨的外套,在村口来回踱步,嘴里喊着“家人们点点关注,咱们蹲守神秘无人机老板,说不定能蹲到个低调富豪”,把小小的村口堵得水泄不通。
她甚至在一个直播画面里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牛皮纸信封——王满仓被围在中间,手里还攥着空信封,反复摩挲着红绳结,说“就是这个,里面的钱厚得能砸死人,无人机的声音像从天上飘下来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姜稚心上,她往房车地板一蹲,后背抵着冰凉的车厢壁,膝盖抵着下巴,整个人缩成一团,活像刚被暴雨淋过的蘑菇,连呼吸都不敢太用力。
“系统,撤退。”她对着空气低声说,声音带着刚压下去的颤抖。原本计划三天内跑完十个村子,现在才完成青溪村和李家坳两个,进度条刚爬过19%,就已经闹上了热搜。再待下去,别说继续用无人机收购,说不定连她这台贴了深色膜的房车都会被人扒出来——网红的镜头扫过村口的每一个角落,连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被拍了进去。
【已规划夜行撤退路线,途径三条山间小路,可避开主路监控及村民聚居区。但——】系统的机械音里难得带了点停顿,屏幕上跳出一行红色小字,【当前任务进度19%,未达最低完成线(30%),撤退将冻结全部收益(300万),且无法获取后续权限。确定撤退?】
姜稚的指尖掐进掌心,指甲陷进肉里,传来一阵刺痛。她当然知道后果。上个月系统推送的任务简报里写过,有个负责西南片区收购的任务者,因为进度只到28%就擅自撤退,系统直接冻结了他账户里的500万收益,连返程的油钱都没留,最后只能把房车抵押给镇上的修理厂。可现在这局面,无人机一飞出去就会被网红的镜头锁定,再像之前那样降落在禾坪上,和自投罗网没区别。
“……换方法。”她猛地抬头,目光扫过车厢里堆着的应急粮——货架上摆着薯片、饼干、能量棒,全装在透明的塑料盒里,盒盖上贴着手写的价格标签。忽然,她想起以前宅家时楼下的自动贩售机:投币、按按钮、取货,全程不用和人说话,机器自己就能完成交易。一个念头像星火般在她脑子里炸开,越烧越旺。
她快速爬起来,手指在系统屏幕上飞快敲击:“做一台‘扶贫自动贩售机’,反过来用。别人是低价进货、高价卖货,我们是高价收农产品——村民把香菇、木耳投进机器,重量感应自动算钱,机器直接吐出等价的现金代币,他们拿着代币能去镇上的合作网点换现金,全程不用见人,连说话都省了。”
【方案可行性评估中……农产品识别模块匹配度92%,现金代币系统稳定性88%,匿名性100%……评估通过!】系统的响应速度比平时快了一倍,屏幕上立刻跳出一张三维图纸,线条清晰地勾勒出贩售机的结构——主体是深灰色的金属柜,高约两米,宽一米五,左边是倾斜的农产品投放口,配有高清摄像头和重量感应装置,右边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代币出口,下层是现金取卡口,中间的触控屏能显示收购价格、重量和兑换规则,连按钮的大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贩售机图纸已生成,3D打印组件正在调配,所需金属板材、感应模块、现金存储盒将通过夜间货运无人机空运,预计凌晨三点送达当前竹林坐标。”系统屏幕上的进度条开始滚动,从0%慢慢涨到15%,“货运无人机将开启隐身模式,规避民用雷达及手机信号探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房车撒钱静音富婆全网爆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