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孝期,如白驹过隙。林府的朱门依旧挂着素色帘幔,只是庭院中的草木愈发繁茂,灵堂内的香火也渐渐少了几分悲戚,多了几分沉静。这三年里,林黛玉与林墨恪守孝道,从未有过半分逾矩,府中也始终保持着低调内敛的姿态,却在暗中悄然积蓄着力量。
林黛玉已从七岁的稚童长成了十岁的少女,身形愈发纤细高挑,眉眼间褪去了几分稚气,多了几分清冷与沉稳。她跟着苏嬷嬷学完了最后一课,琴棋书画、持家之道、人情世故皆已炉火纯青,甚至在医术与商道上,也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见识与手段。这三年里,她并未因守孝而停滞积累功德的脚步,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公益学堂的规模,增设了算术、农桑等课程,让更多贫苦孩童有了谋生的本领;义诊点也从一处扩展到三处,惠及了扬州周边的更多百姓;女红坊更是声名远扬,产出的绣品不仅在扬州供不应求,还远销至苏州、杭州等地,为林家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林墨也已长成了六岁的孩童,眉眼间与林如海愈发相似,聪慧伶俐,沉稳懂事。他跟着书童读完了《论语》《孟子》,还跟着护卫练习拳脚功夫,身体康健,性格也愈发坚韧。在林黛玉的引导下,他时常跟着姐姐前往学堂与义诊点,帮助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累了不少善缘与功德,小小年纪便赢得了百姓们的喜爱与敬重。
林如海的仕途也在这三年里愈发顺遂,凭借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与出色的能力,深得朝廷信任,从巡盐御史升任为扬州知府,掌管扬州的军政大权,成为了扬州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也愈发看重林黛玉的能力,府中的许多事务,都会与林黛玉商议后再做决定,将林黛玉当作了自己的得力助手与林家的未来支柱。
这三年里,贾府果然如林黛玉所料,暂时收敛了锋芒,没有再派人前来骚扰。但林黛玉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贾府的衰败之势已不可逆转,他们早已债台高筑,内部矛盾也愈发尖锐,急需依靠林家的势力与财力来填补亏空。孝期结束后,他们定会迫不及待地找上门来,甚至会动用一些更阴险、更卑劣的手段。
因此,在孝期即将结束之际,林黛玉便开始着手准备,为应对贾府的攻势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首先,她进一步加强了府内的安保。让灵依对府内的护卫与小厮进行了系统的训练,提升他们的身手与应变能力;让暗影继续隐匿在林墨身边,同时增派了两名护卫,暗中保护林如海的安全;在林府的四周,也布置了不少暗哨,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其次,她开始整理林家的财产与产业,将所有的账目都梳理得一清二楚,同时将一部分与贾府有过牵连的产业彻底剥离,避免被贾府抓住把柄。她还利用这三年积累的财富,购置了不少良田与商铺,扩大了林家的产业规模,增强了林家的经济实力,为应对贾府的算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次,她开始积极拓展人脉,与扬州的正直官员、名士与富商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她利用自己的才情与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赢得了他们的尊重与信任。这些人脉,日后都将成为林家的重要助力,在贾府发难时,能够为林家提供支持与保护。
最后,她还提前做好了舆论准备。她让灵依暗中收集了贾府近年来贪赃枉法、奢靡浪费、欺压百姓的证据,一旦贾府发难,她便会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让贾府声名狼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对林家的威胁。
孝期结束的那一日,林府取下了素色帘幔,换上了崭新的红色帘幔,庭院中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林如海带着林黛玉与林墨,前往贾敏的坟前祭拜,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娘,三年孝期已过,女儿与弟弟都已长大成人,能够守护好父亲,守护好我们的家了。”林黛玉跪在坟前,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您放心,女儿定会让林家越来越好,绝不会让您失望,也绝不会让贾府的人欺负我们。”
林墨也跪在姐姐身边,说道:“娘,我会好好读书,好好练功,保护好父亲与姐姐,守护好我们的家。”
林如海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眼中满是欣慰的泪水。他知道,有这两个孩子在,林家的未来定会充满希望。
祭拜完母亲后,一家人便返回了府中。刚回到府中,灵依便匆匆前来禀报:“小姐,贾府派人前来,此次前来的,是贾母身边的贴身丫鬟,说是贾母病重,希望小姐与小少爷能够前往京城探望。”
林黛玉闻言,心中微微一沉。果然,孝期刚过,贾府的人便迫不及待地来了。而且此次前来,竟然是以贾母病重为由,想要逼迫她与林墨前往京城。她深吸一口气,对着灵依说道:“知道了。你先去接待那位丫鬟,稳住她,我随后就到。”
“是,小姐。”灵依应道。
林黛玉看着父亲与弟弟,说道:“父亲,弟弟,贾府的人来了,他们果然还是不肯放过我们。这一次,他们是以贾母病重为由,想要逼迫我们前往京城。我们绝不能轻易上当,一旦前往京城,便会落入他们的圈套,再也难以脱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影视冰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冰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