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冬。上海。
深夜的弄堂被浓雾笼罩,潮湿的寒气透过破旧的木质窗棂钻进来,裹挟着远处百乐门隐约的歌舞声,在狭小的房间里织就一张沉闷的网。
顾曼璐猛地从床上坐起,胸口剧烈起伏,额头上布满了冷汗,浸湿了额前的碎发。她茫然地环顾四周,昏暗的油灯下,斑驳的墙壁、褪色的印花床单、墙角堆着的旧木箱,一切都陌生又熟悉,像一场荒诞的梦。
“咳……咳咳……”喉咙传来一阵干涩的痒意,她忍不住咳嗽起来,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
这不是她的身体!
冰沁的神魂在这具年轻的躯体里缓缓舒展,接收着原主残留的记忆碎片——顾曼璐,十八岁,上海普通家庭的长女,父亲早逝,母亲懦弱,下面有三个弟弟妹妹嗷嗷待哺,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她单薄的肩膀上。就在昨天,母亲哭着求她,让她去百乐门做舞女,用青春换一家人的温饱。
原主抵死不从,却又无力反抗,在绝望与痛苦中整夜未眠,清晨时竟一命呜呼,被恰好赶来的冰沁接收了身体。
“曼璐?你醒了?”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粗布棉袄的中年妇人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走进来,脸上满是憔悴与愧疚,正是顾曼璐的母亲顾太太。
看着眼前这张既陌生又带着血缘羁绊的脸,冰沁眸底闪过一丝复杂。原主的记忆里,这位母亲总是柔弱又自私,一边依赖女儿,一边又对女儿的牺牲心安理得,最终成为压垮顾曼璐的稻草之一。
但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妈。”冰沁开口,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多了几分原主从未有过的平静与坚定。
顾太太被她眼神里的陌生感惊了一下,随即又被愧疚淹没,放下粥碗,拉着她的手哽咽道:“曼璐,妈对不起你……可你弟弟妹妹要吃饭,家里实在是……”
“我不去百乐门。”冰沁打断她,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顾太太愣住了,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曼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除了这个,我们家还有别的出路吗?”
“有。”冰沁掀开被子下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刺骨的寒风涌进来,吹散了房间里的沉闷。她望着窗外浓雾渐散的弄堂,眼神明亮,“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不能用毁掉一辈子的方式换一时的温饱。”
顾太太急得直跺脚:“你说的轻巧!你一个女孩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能做什么?难道让我们一家人都饿死吗?”
冰沁没有反驳,转身看向顾太太,缓缓道:“妈,我会写字,会算账,还会做针线活。明天我就出去找工作,总能找到一条生路。”
原主是读过几年书的,字迹清秀,算术也不错,再加上冰沁自身掌握的技能,在民国的上海立足,并非难事。
顾太太显然不相信:“上海这么大,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就算找到了,那点工钱够养活一家人吗?”
“先试试再说。”冰沁拿起桌上的粥碗,小口喝着,温热的粥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些许寒意,“总比去百乐门强。妈,你应该也不想看着我一辈子毁了吧?”
顾太太被她说得语塞,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心里竟生出一丝动摇。她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好吧,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要是找不到工作,你就必须听我的。”
“好。”冰沁点头答应,心中却已有了计划。
三天时间,足够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站稳脚跟了。
第二天一早,冰沁换上原主最好的一件蓝布旗袍,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揣着仅有的几块银元,走出了弄堂。
民国的上海,十里洋场,繁华与破败交织。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西装革履的商人与衣衫褴褛的乞丐擦肩而过,黄包车夫拉着车在马路上穿梭,清脆的铃铛声此起彼伏。
冰沁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接收着原主记忆里关于上海的信息。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女性找工作不易,但并非毫无机会。工厂女工、商铺店员、家庭教师,都是可行的选择。
但工厂女工工作辛苦,工资微薄,难以支撑整个家庭;商铺店员需要熟人介绍,她初来乍到,并无门路;家庭教师则要求较高,且大多需要推荐。
冰沁思索着,脚步不自觉地走到了法租界附近。这里的街道更加整洁,建筑也多是西式洋房,街边的书店、文具店、洋行鳞次栉比。
突然,一家名为“文心书局”的店铺引起了她的注意。书局的橱窗里摆着各种新书报刊,门口贴着一张招聘启事,上面写着“招聘店员一名,要求:识字,会算账,手脚勤快,女性优先”。
冰沁眼睛一亮,这正是她想要的工作。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书局的门走了进去。
书局里很安静,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正在柜台后整理书籍,看到她进来,抬起头问道:“小姐,请问您想买什么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冰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冰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