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秋。上海的天空澄澈高远,梧桐树叶染上了金黄,微风拂过,落叶簌簌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清爽的气息。
冰沁站在一处废弃的庙宇前,眉头微蹙。这里就是她选中的公益学堂地址,庙宇不大,却很整洁,只是年久失修,屋顶有些漏雨,墙壁也斑驳脱落,需要好好修缮一番才能使用。
创办公益学堂的想法由来已久,现在祝鸿才已被绳之以法,绣坊的生意也稳定盈利,冰沁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堂的筹备中。然而,筹备工作远比她想象的要困难。
首先是资金问题。修缮庙宇、购买桌椅、聘请老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绣坊每个月能赚不少钱,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分店的扩张中,手头的流动资金并不充裕。
冰沁没有放弃,她先是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又向顾曼桢和沈世钧借了一些钱,勉强凑够了初期的修缮费用。她亲自上阵,带着绣坊的妇女们一起清理庙宇、修补屋顶、粉刷墙壁。大家齐心协力,没用多久,废弃的庙宇就焕然一新,变成了一间干净整洁的学堂。
接下来是招生和聘请老师。冰沁在附近的弄堂里张贴了招生启事,招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的孩子,学费全免,还提供免费的书本和文具。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很多家长的关注,纷纷带着孩子来报名。短短几天,就招收了三十多个学生,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二岁。
聘请老师也很顺利。冰沁的诚意打动了几位退休的老秀才和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他们愿意来学堂任教,不计较报酬。冰沁给他们开出了合理的薪水,还亲自为他们准备了办公桌椅和教学用品。
九月初九,是学堂开学的日子。冰沁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站在学堂门口,热情地迎接前来上学的孩子们。孩子们穿着干净的衣服,背着崭新的书包,脸上带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
开学仪式简单而隆重。冰沁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感动:“孩子们,欢迎来到启明学堂。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这里的学生了。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帮助更多的人。”
孩子们齐声喊道:“我们会的!谢谢顾老师!”
开学仪式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走进教室,开始了他们的第一堂课。冰沁站在教室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朗朗读书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孩子的命运,或许会因为这所学堂而改变。
就在冰沁沉浸在开办学堂的喜悦中时,一位儒雅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学堂。他穿着一身灰色的长衫,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温文尔雅,正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授,苏文谦。
苏文谦是偶然路过这里,被学堂的开学仪式吸引进来的。他看到冰沁正在热情地招待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敬佩。他走上前,笑着说:“顾小姐,您好。我是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授苏文谦,路过这里,看到您开办的公益学堂,很受感动。”
冰沁有些惊讶,随即笑着回应:“苏教授,您好。欢迎您来启明学堂参观。”
苏文谦跟着冰沁参观了学堂的教室、办公室和操场,一边参观一边赞叹道:“顾小姐,您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些孩子能遇到您,是他们的福气。”
“苏教授过奖了。”冰沁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希望能为这些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两人坐在学堂的院子里,聊起了教育的意义和现状。苏文谦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冰沁听得很入迷。她也向苏文谦讲述了自己开办学堂的初衷和遇到的困难,苏文谦很同情她的遭遇,也很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气。
从那以后,苏文谦经常来启明学堂参观,有时候还会给孩子们上几节国文课。他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孩子们都很喜欢他。冰沁也经常向他请教教育方面的问题,两人在交流中,渐渐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苏文谦欣赏冰沁的善良、勇敢和坚韧,觉得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冰沁也欣赏苏文谦的儒雅、博学和正直,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这天,苏文谦又来学堂给孩子们上课。课后,他单独找到了冰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顾小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周末的时候,上海有一个书画展,我想邀请您一起去看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冰沁心中一动,脸上泛起了红晕。她知道苏文谦的心意,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好啊,谢谢苏教授的邀请。”
周末,冰沁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一身淡蓝色的旗袍,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显得温婉而美丽。苏文谦早已在学堂门口等候,看到冰沁,眼中闪过一丝惊艳,笑着说:“顾小姐,你今天真漂亮。”
冰沁有些羞涩地说:“苏教授过奖了。”
两人一起走进了书画展。展厅里陈列着各种精美的书画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还有书法作品。苏文谦耐心地为冰沁讲解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冰沁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冰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冰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