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兰正在院子里晒衣服,听到喊声赶紧走过来,看到她手里的银簪,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这是……这是你外婆传给我的,当年你爹特意给我收起来的。”她接过银簪,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神里满是怀念,“都这么多年了,我都快忘了它还在箱子里。”
“娘,您看这支簪子,能不能卖点钱?”苏念桃轻声问,生怕触动母亲的伤心事。
赵秀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想拿它去卖钱,凑报名费?”
苏念桃点了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娘,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这支簪子放在箱子里也是闲着,不如拿去卖了,换点钱买复习资料,等我以后考上大学,挣了钱,再给您买一支更好的。”
赵秀兰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的银簪,沉默了片刻,然后把银簪塞进她手里:“卖了吧。这东西再好,也不如我女儿的前程重要。你能考上大学,走出这穷村子,比什么都强。”
得到母亲的同意,苏念桃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可她自己从没去过县城,也不知道哪里有收旧货的店铺,更不知道这支簪子能卖多少钱,万一被人坑了怎么办?
她想起了村里的王大婶。王大婶是个热心肠,经常去县城给人带东西,见多识广,应该知道哪里有收旧货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苏念桃特意煮了两个鸡蛋,揣在兜里,去了王大婶家。
王大婶家正在院子里喂猪,看到苏念桃进来,笑着打招呼:“念桃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你娘身子又不舒服了?”
“不是,娘身子好着呢。”苏念桃把鸡蛋递给王大婶,“大婶,我有事想麻烦您。”
王大婶接过鸡蛋,掂量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更亲切了:“跟大婶客气啥?有话直说。”
苏念桃从口袋里拿出锦盒,打开给王大婶看:“大婶,这是我家的一支旧银簪,我想托您下次去县城的时候,帮我卖给收旧货的店铺,您看行吗?”
王大婶凑近了看了看银簪,眼睛一亮:“哟,这簪子看着挺精致的,是老物件吧?你想卖多少钱?”
“我也不知道能卖多少。”苏念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婶,您见多识广,您看着给就行,只要能凑够我高考的报名费和买资料的钱就好。”
“高考?”王大婶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手,“哎哟,念桃你要考大学啊?这可是大好事!咱们村这么多年,还没出过一个大学生呢!行,这忙大婶帮了!下次去县城,我就帮你问问,保证给你卖个好价钱,绝不让你吃亏。”
“那就多谢大婶了!”苏念桃松了口气,“大婶,还有个事想拜托您,这事您千万别跟别人说,尤其是李家的人,我怕他们又来捣乱。”
王大婶立刻明白了,点了点头:“你放心,大婶嘴严得很!李家那母子不是东西,我才不跟他们嚼舌根。等卖了钱,我偷偷给你送过来。”
苏念桃又叮嘱了几句,才放心地回了家。接下来的几天,她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一边抓紧时间复习,一边盼着王大婶从县城回来。
赵秀兰看出了她的心思,安慰道:“别着急,王大婶是个靠谱的人,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安心复习,钱的事,会有办法的。”
苏念桃点点头,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复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去请教老会计。老会计见她学习刻苦,也很乐意教她,常常给她讲题讲到忘了时间。
转眼三天过去了,这天下午,苏念桃正在院子里翻晒稻谷,就看到王大婶提着一个布包,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念桃!念桃!”王大婶一边喊,一边快步走到她身边,“大婶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苏念桃心里一紧,连忙放下手里的木锨:“大婶,是不是簪子卖了?”
“卖了!卖了个好价钱!”王大婶打开布包,从里面拿出一沓崭新的纸币,递给她,“你数数,一共二十块钱!”
苏念桃接过钱,手指都有些颤抖。一张张崭新的一元纸币,叠得整整齐齐,一共二十张。在如今这个年代,二十块钱足够普通农家过半个月了,足够她交报名费,买复习资料,还能剩下几块钱当生活费。
“这么多?”苏念桃有些不敢相信,她原本以为能卖十块钱就不错了。
“可不是嘛!”王大婶得意地说,“我去了县城最大的那家旧货店,老板一开始只给十五块,我说这是民国的老银簪,用料足,做工好,又跟他磨了半天,他才同意给二十块。要我说,这簪子要是遇到懂行的,还能卖更高的价钱呢!”
“真是太谢谢您了,大婶!”苏念桃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又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王大婶,“大婶,这是给您的辛苦费,您千万别客气。”
“你这孩子,跟大婶见外了不是?”王大婶把她的手推回去,“你考大学不容易,这点钱你留着买资料用。大婶能帮上忙,比什么都高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