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桃,等等我!”李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拿着苏念桃借给他的那本资料,“我昨晚看了半宿,收获挺大的。对了,你今天状态怎么样?有没有把握?”
“还好。”苏念桃淡淡应了一声,不想跟他多纠缠,“快到点了,我先去考场了。”
看着苏念桃毫不犹豫的背影,李伟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他昨晚翻来覆去看了那本资料,里面的知识点整理得条理清晰,还有不少巧妙的解题方法,比他自己瞎琢磨强多了。他心里既羡慕又嫉妒——凭什么苏念桃就能这么聪明?凭什么她就能把复习资料整理得这么好?要是没有这些资料,她肯定考不过自己。
考场里,课桌摆得整整齐齐,桌面坑坑洼洼,用粉笔划着一道道横线当界。监考老师是公社中学的两名老师,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前,反复强调着考试纪律:“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偷看,不许传递纸条,一旦发现,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教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苏念桃深吸一口气,拿起铅笔,先快速浏览了一遍语文试卷。题目比她想象中要简单一些,基础知识部分大多是课本上的内容,阅读理解是一篇关于农村劳动的短文,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这些,她都早有准备。
她拿起笔,从容不迫地答题。字迹工整,思路清晰,遇到默写题,那些前世背过无数遍的古诗文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里;遇到阅读理解题,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精准地提炼出主旨;写作文时,她没有空喊口号,而是讲述了自己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建设家乡的真实想法,文字朴实却充满力量。
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考生们涌出考场,三三两两地讨论着题目。李伟凑过来,一脸急切地问:“念桃,你觉得这次语文难不难?作文你写的什么?”
“还行,挺常规的。”苏念桃不想跟他多说,“我写的是想考大学学农业,回来帮村里种庄稼。”
“学农业?”李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那多没出息,要考就考北京、上海的名牌大学,学那些体面的专业。”
苏念桃没接话,转身去找王秀莲了。她知道,李伟心里从来都看不起农村,一门心思只想跳出农门,找个城里的工作,根本不在乎什么家乡建设。这样的人,注定走不长远。
下午的数学考试,难度稍微大了一些。最后一道几何证明题,很多考生都皱起了眉头,抓耳挠腮半天也没头绪。苏念桃看着题目,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前世做过的类似题型,她一步步画图、推导,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顺利地写出了证明过程。
考完试走出考场,天已经擦黑了。晚风有些凉,苏念桃裹紧了身上的外套,背着书包往家走。她心里很平静,知道自己发挥得不错,剩下的,就等着成绩公布了。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考生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成绩。有人说公社已经把试卷批改完了,就等着汇总排名;也有人说这次题目太难,好多知青都考砸了。苏念桃倒是没怎么慌,依旧每天雷打不动地复习,只是把那几本资料看得更紧了,晚上睡觉都放在枕头旁边。
李伟倒是天天来串门,一会儿问她有没有听到成绩的消息,一会儿又借故想看看她的资料。苏念桃都一一应付过去,不给他任何可乘之机。她能感觉到,李伟的嫉妒心越来越重,看她的眼神都带着几分阴鸷,就像一头饿狼,随时准备扑上来咬一口。
三天后,成绩终于公布了。公社中学的大门口,贴了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所有考生的名字和分数,按排名从上到下排列。
消息一传开,村里的人都涌了过去。苏念桃和母亲赵秀兰也随着人流来到公社中学,远远就看见红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桃儿,你在哪呢?我眼睛花,看不清。”赵秀兰拉着女儿的手,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苏念桃踮起脚尖,顺着红纸往下看。第一名是公社知青点的陈明,总分386分;第二名是公社书记的儿子张强,378分;第三名——苏念桃,375分!
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分数,苏念桃心里微微一喜。虽然比第一名少了11分,但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期,稳稳地拿到了公社第三,足够去县里参加集训了。
“娘,我第三!”苏念桃拉住母亲的手,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赵秀兰愣了一下,随即眼泪就掉了下来,拉着周围的人不停地说:“我家桃儿考了第三!公社第三!”周围的人都纷纷道贺,语气里满是羡慕。
“苏念桃真厉害啊,一个农村姑娘,居然考了第三!”
“人家可是天天学到半夜,这份努力就该有这成绩!”
“这下能去县里集训了,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
听着大家的称赞,苏念桃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抬头,正好看见李伟站在不远处,脸色铁青地看着红纸上的排名。他的名字排在第十八位,总分只有320分,和苏念桃差了整整55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