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厨房,把油纸包放在灶台上,对赵秀兰说:“把这个也煮了,给桃儿补补。”
赵秀兰打开油纸包一看,里面是半块腊肉,色泽暗红,带着淡淡的烟熏味。她愣了一下:“你咋把这个拿出来了?这不是过年时你舍不得吃,特意藏起来的吗?”
这半块腊肉,是去年过年时,亲戚送来的礼。家里穷,平时根本吃不起肉,苏老实舍不得吃,就用油纸包好,藏在柜子的最里面,说要等家里有大事的时候再拿出来。没想到,他竟为了桃儿的高考,把这宝贝疙瘩拿出来了。
苏老实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桃儿明天高考,是大事。吃点肉,有力气答题。”
赵秀兰没再说什么,眼眶微微有些发红。她把腊肉切成小块,放进另一个小锅里,加上点水,慢慢炖着。腊肉的香味很快就弥漫开来,混着鸡蛋的清香,填满了整个厨房,也飘进了苏念桃的鼻子里。
苏念桃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庞,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看着锅里翻滚的腊肉和鸡蛋,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赶紧转过身,抬手擦了擦眼角,怕被父母看到。
又过了一会儿,鸡蛋煮好了,腊肉也炖得软烂。赵秀兰把鸡蛋捞出来,放在冷水里浸了浸,这样更容易剥壳。然后,她把剥好的鸡蛋放进一个大碗里,又盛了几块腊肉,连同浓浓的肉汤一起,端到了堂屋里的八仙桌上。
“桃儿,过来吃。”赵秀兰喊道。
苏念桃走过去,在桌子旁坐下。苏老实也拉了把椅子坐下,手里拿着旱烟袋,却没点燃,只是看着女儿。
“快吃,鸡蛋趁热吃,补脑子。”赵秀兰把碗推到苏念桃面前,又给她夹了一块腊肉,“这腊肉炖得烂,好嚼。”
苏念桃拿起一个鸡蛋,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顺着手臂蔓延到心底。她咬了一口,蛋清嫩滑,蛋黄香浓,带着淡淡的烟火气,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鸡蛋。她又夹了一块腊肉,肉香浓郁,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可吃着吃着,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碗里,溅起小小的水花。
“咋了这是?”赵秀兰慌了,连忙放下筷子,伸手去擦她的眼泪,“是不是不好吃?还是哪里不舒服?”
苏念桃摇着头,哽咽着说:“不是,娘,好吃,太好吃了。”她抬起头,看着父母,眼泪流得更凶了,“爹,娘,你们也吃啊,别光看着我。”
“我们不吃,你吃。”苏老实摆摆手,声音依旧粗声粗气,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温柔,“我们天天都能吃,你明天要考试,得多吃点。”
赵秀兰也跟着说:“是啊,桃儿,你吃。娘和你爹不饿,刚才做饭的时候已经吃过了。”
苏念桃知道,他们是舍不得吃,都想让给她。她手里的鸡蛋突然变得沉甸甸的,这哪里是鸡蛋和腊肉啊,这是父母沉甸甸的爱和期盼。
她想起小时候,家里穷,她到了上学的年纪,村里好多女孩子都没去上学,在家帮着干活。可母亲却坚持要送她去读书,说“女孩子也要有文化,将来才能不受欺负”。为了凑学费,母亲连夜做针线活,手指被针扎得满是伤口;父亲则去镇上的砖窑厂打工,每天干最重的活,回来时浑身都是灰,累得倒头就睡。
她想起初中时,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回家哭了一场,说不想读书了。父亲当时发了很大的火,第一次对她吼了一句:“这点挫折就受不了了?我们供你读书容易吗?”可吼完之后,他又默默地去厨房给她煮了个鸡蛋,说:“下次好好考,爹相信你。”
她想起高中这三年,每次从学校回来,母亲都会给她做最好吃的;每次回学校,父亲都会把她送到村口,塞给她一些零花钱,让她在学校别省着。他们从来没说过“你一定要考上大学”,可她知道,他们比谁都希望她能考上,希望她能走出这个小村子,过上好日子。
“桃儿,”苏老实看着女儿哭,自己也有些手足无措,他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明天就考试了,别紧张。好好考,能考啥样就考啥样,不管考得咋样,家里都供你。”
就这简单的一句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苏念桃的全身。她知道,父亲说的“供你”,意味着不管她考不考得上,不管未来有多难,家里永远是她的后盾。
“爹……”苏念桃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赵秀兰也红了眼眶,她拉着苏念桃的手,细细叮嘱道:“明天早上早点起,别慌慌张张的。带好准考证、铅笔、橡皮,都检查仔细了。考试的时候别紧张,先易后难,认真读题,别马虎。考完一门别想太多,好好准备下一门……”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把能想到的注意事项都嘱咐了一遍,像是怕遗漏了什么。苏念桃认真地听着,一边听,一边用力点头。
“娘,我记住了。”她擦干眼泪,看着父母,眼神里充满了坚定,“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考,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