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小军。”苏念桃接过布偶,紧紧攥在手里,心里一阵酸楚。弟弟才十岁,正是黏姐姐的年纪,可她却要离开家,去遥远的省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姐,你到了省城,要给我写信好不好?”苏念军拉着她的衣角,小声说道,“告诉我省城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高楼,有没有好吃的。”
“好,姐一定给你写信,经常写。”苏念桃摸了摸弟弟的头,强忍着眼泪,“等姐放假回来,给你带省城的糖吃,还带你去县城玩。”
苏母一边缝被褥,一边听着姐弟俩说话,眼眶也忍不住红了。她偷偷抹了抹眼泪,又继续缝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叮嘱着:“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跟同学好好相处,别吵架。吃饭要吃饱,别舍不得花钱,身体是本钱。天冷了要记得加衣服,别感冒了。要是受了委屈,就给家里写信,娘去看你……”
絮絮叨叨的叮嘱,说了一遍又一遍,像是要把所有的牵挂都缝进这被褥里,让她带到省城去。
陆沉渊也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布包,轻轻放在桌上。“婶子,念桃,我给你们带了点东西。”
“陆知青,这么晚了,你怎么还过来?”苏母连忙起身,“快坐,喝口水。”
“不用了,婶子,我就是来送点东西。”陆沉渊说着,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双新做的布鞋,还有一小罐晒干的野山菌,“这鞋是我托邻村的大娘做的,鞋底纳得厚,走路舒服,路上穿。野山菌是我前阵子上山采的,晒干了,能放很久,你带到省城,泡发了炒菜吃,补充营养。”
苏念桃看着那双布鞋,鞋面是深蓝色的粗布,鞋底纳得密密麻麻,针脚整齐,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她知道,陆沉渊平时省吃俭用,很少给自己买新东西,却特意给她做了鞋,心里一阵感动。
“陆同志,谢谢你,又让你破费了。”苏念桃接过布鞋,声音有些哽咽。
“不用客气。”陆沉渊看着她,眼神温柔,“路上小心,到了学校,记得给我写信,地址我之前给你了。”
“嗯,我会的。”苏念桃重重地点了点头。
陆沉渊没多留,怕打扰她们休息,又叮嘱了几句,就转身离开了。苏念桃送他到院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既温暖又不舍。
回到屋里,苏母看着那双布鞋,笑着说:“陆知青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对你也是真心的。你到了省城,要好好跟他写信,别让他惦记。”
苏念桃的脸颊红了,轻轻点了点头。
后半夜,被褥终于缝好了。苏母又拿出一个书包,那是苏念桃上学时用的旧书包,洗得发白,却很干净。她把早就准备好的鸡蛋一个个放进书包里,又从坛子里掏出一大罐腌菜——那是她用灵泉水腌的萝卜干,又脆又香,不容易坏,是苏念桃最喜欢吃的。
“鸡蛋带二十个,路上吃,到了学校也能补充营养。腌菜带一罐,学校的饭菜肯定不如家里的合口,想吃的时候就就着饭吃。”苏母一边装,一边叮嘱,“还有这几件换洗衣裳,都叠好了,放在包袱里。毛巾、牙刷、肥皂,都给你装齐了,别落下东西。”
苏念桃看着娘忙碌的身影,看着那个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书包和包袱,心里暖暖的,眼眶却一次又一次地泛红。这哪里是行囊,这分明是娘满满的爱和牵挂,是家人对她的期盼和祝福。
天快亮的时候,苏念桃才躺在床上眯了一会儿。可她睡得并不安稳,心里既期待又紧张,还有对家人的不舍。她知道,这次去省城,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也是为了不辜负娘的期望,不辜负陆沉渊的等待。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念桃就起来了。她穿上娘给她做的新衣裳,换上陆沉渊送的布鞋,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苏母已经做好了早饭,是香喷喷的红薯粥和白面馒头,还有一个炒鸡蛋——平时家里舍不得吃白面馒头和鸡蛋,今天特意给她做的。
“快吃,吃饱了好赶路。”苏母给她盛了一碗粥,又把鸡蛋夹到她碗里。
苏念桃拿起馒头,咬了一口,却觉得喉咙哽咽,怎么也咽不下去。她看着娘和弟弟,看着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家,看着院子里的石磨、果树,还有那些熟悉的一草一木,心里充满了不舍。
“娘,小军,我走了以后,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苏念桃放下馒头,声音有些沙哑,“娘,你别太劳累了,工分少挣点没关系,身体要紧。小军,要好好读书,听娘的话,别调皮捣蛋。”
“知道了,姐。”苏念军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忍着没掉下来。
“傻丫头,别说这些了,快吃。”苏母也红了眼眶,却笑着说,“到了省城,好好读书,娘和小军在家等你回来。”
吃过早饭,陆沉渊就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扁担和两个竹筐——他要送苏念桃去镇上的汽车站,那里有通往省城的班车。
苏母把沉甸甸的行囊放进竹筐里,又把装钱的布包塞进苏念桃的口袋里,反复叮嘱:“钱一定要收好,别露在外面,小心被偷。到了镇上,跟着陆知青走,别跟陌生人说话。到了省城,下了车就去学校,别乱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