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念桃食品”作坊里的热气。工人们正忙着将刚卤好的牛肉装袋,机器的嗡嗡声、剪刀的咔嚓声混在一起,满是红火的气息。苏念桃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年底的盈利报表,半年下来,扣除成本和人工,纯利润竟有两万多块,比预想的还要多。
“姐,老家的二舅来了,在外面等着呢。”苏卫东推门进来,手里还拎着个沉甸甸的布包,“说是给咱们带了点自家种的红薯和花生。”
苏念桃眼睛一亮,连忙起身:“二舅来了?快让他进来,这么冷的天,别在外面冻着。”
二舅是苏母的弟弟,一直在红星大队务农,平日里很少进城。他跟着苏卫东走进来,身上还沾着些泥土,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桃桃,沉渊,我来给你们送点年货,顺便看看你们。”
陆沉渊连忙给二舅倒了杯热茶:“二舅,一路辛苦,快暖暖身子。”
苏母也从后厨赶过来,拉着二舅的手问长问短:“家里都好吗?你家小子学习怎么样?”
“都挺好的,就是村里的小学……唉。”二舅喝了口热茶,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叹了口气,“前几天下大雪,教室的屋顶又漏了,好几间房的墙皮都掉了,桌椅也破得没法用,孩子们只能挤在一间勉强不漏雨的屋里上课,冻得手脚冰凉。”
苏念桃的心猛地一沉。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红星大队小学上学的日子,教室是土坯房,桌椅是破旧的木板钉的,一到冬天就四处漏风,写字时手都冻得发僵。那时候她就盼着,什么时候能有一间暖和的教室,有结实的桌椅。
“就没人管管吗?”苏卫东皱着眉问。
“村里穷,大队里的钱都用来修水渠了,实在抽不出钱修学校。”二舅无奈地说,“村长去镇上跑了好几趟,也没申请到经费,只能让孩子们先凑活住着,可这寒冬腊月的,再凑活下去,怕孩子们冻出病来。”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苏母抹了抹眼角:“可怜孩子们,这么小就遭这份罪。想当年桃桃和卫东上学时,也是这样,冻得手上都是冻疮。”
苏念桃沉默了片刻,心里有了一个念头。她看着二舅,语气坚定地说:“二舅,村里的小学,我来捐建!”
“你说啥?”二舅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桃桃,你没开玩笑吧?修学校可不是小数目,得花不少钱呢。”
“我没开玩笑。”苏念桃看着家人,“这半年店里盈利了两万多,我想拿出一万块,给村里翻新教室,添置新桌椅,再修个围墙,让孩子们能在暖和、安全的教室里上课。”
“一万块?”苏母也吓了一跳,“桃桃,这可不是小数目,你攒点钱不容易,还要扩大作坊,还要给卫东娶媳妇……”
“妈,扩大作坊的钱够,卫东娶媳妇也不急。”苏念桃打断她,“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在村里上学,老师把自己的棉袄脱给冻得发抖的同学穿,村长带着村民们冒雪修补教室的屋顶。没有村里的培养,没有乡亲们的帮衬,就没有我的今天。现在我有能力了,理应回馈家乡,让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陆沉渊握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支持:“桃桃,我支持你。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孩子们的学习不能耽误。能为家乡做点事,是好事。”
“姐,我也支持你!”苏卫东激动地说,“咱们从红星大队出来,根在那儿。能给村里修学校,让孩子们有学上,比什么都强!”
见家人都支持,苏母也不再反对,只是叮嘱道:“那你可得把钱花在实处,别让人给贪了,一定要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受益。”
“妈,我知道。”苏念桃点点头,“我打算让卫东回老家盯着施工,他年轻,细心,又懂村里的情况,能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修学校上。”
“没问题!姐,你放心,我肯定把这事办得妥妥的!”苏卫东拍着胸脯保证。
第二天,苏念桃就从银行取了一万块现金,用布包好,交给苏卫东:“这钱你拿着,回老家先找村长对接,看看需要修多少间教室,买多少桌椅,列个详细的清单,按清单采购材料,施工队也要找靠谱的,别偷工减料。”
“我知道了姐。”苏卫东接过布包,感觉沉甸甸的,不仅是钱的重量,更是责任的重量,“我明天就出发,到了就给你回信。”
苏母给苏卫东收拾了行李,又装了些城里的糕点,让他带给村长和乡亲们。临行前,苏念桃又叮嘱:“遇到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钱不够再跟我说,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
“放心吧姐!”苏卫东背着行李,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苏卫东回到红星大队时,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村长带着几个村干部,早早地在村口等着,看到苏卫东,连忙迎上来:“卫东,你可回来了!你姐真要给村里修学校?”
“当然是真的!”苏卫东从包里拿出一万块钱,递给村长,“这是我姐让我带来的,一共一万块,专门用来修学校。我这次回来,就是盯着施工,确保钱花在实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