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我知道你们麻烦,但我是真心想长期合作。”苏念桃拿出自己店铺的经营执照和近半年的进货记录,“您看,我三家店每月的蔬菜需求量不少于五千斤,肉类也得两千斤,虽然比批发商的量少,但胜在稳定。而且我付款快,绝不拖欠,咱们可以先签三个月的合同试试。”
李主任翻看着进货记录,又打量着苏念桃诚恳的神色,沉吟道:“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农民种菜的成本也高,我们收购价确实比去年涨了三成,但比起批发商的售价,还是能给你便宜不少。不过送货的事,我们人手紧,怕是顾不上。”
“送货没问题!”苏念桃立刻答应,“我们自己派车去拉,只要你们能保证食材新鲜、价格稳定,其他的都不用你们操心。”
李主任点点头,又带着苏念桃去看了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和禽肉养殖区。这里的蔬菜都是附近农户种植的,新鲜水灵,禽肉也是统一检疫的,品质有保障。两人当场谈妥价格:青菜每斤比批发商低一毛五,猪肉每斤低三毛,鸡蛋每斤低两毛,每月月初结算货款。
“苏老板,我看你是个实在人,才愿意跟你合作。”签合同的时候,李主任感慨道,“现在好多商家都趁机抬价,你还想着不涨价,不容易啊。”
苏念桃笑着说:“做生意跟做人一样,得讲诚信。我宁愿少赚点,也不能寒了顾客的心。”
从合作社回来,苏念桃立刻安排老王联系车辆,每周三次去合作社拉货。为了减少损耗,她还特意买了几个保温箱,用来装鲜肉和鸡蛋,又在店里开辟了专门的保鲜区,确保食材新鲜。
可问题很快就来了。第一次从合作社拉回的蔬菜,虽然新鲜便宜,但品种不够齐全,少了顾客常买的荷兰豆、芦笋等精细菜。员工们又开始犯愁:“苏老板,没有这些精细菜,老顾客该有意见了。”
苏念桃琢磨了两天,又联系了城南的另一家合作社,这家合作社专门种植精细蔬菜,虽然价格比普通蔬菜高,但比批发商还是便宜不少。她跟两家合作社分别签订了供货协议,一家负责供应常见蔬菜和禽肉,一家负责精细菜,这样既保证了品种齐全,又控制了成本。
与此同时,市场上的涨价潮还在继续。周边的菜铺纷纷跟风提价,有的甚至把价格涨了一倍,不少顾客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而“念桃鲜铺”门口,却挂出了醒目的牌子:“所有食材,原价销售,绝不涨价!”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顾客涌到了“念桃鲜铺”。每天一早,店铺还没开门,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不仅有老街坊,还有从城西、城北特意赶来的顾客。“还是苏老板实在,别人都涨价,就她不涨!”“这里的菜新鲜又便宜,比别的地方划算多了!”顾客们一边挑选食材,一边夸赞,店里的生意比之前火爆了一倍还多。
负责收银的小陈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满是笑容:“苏老板,这几天的销量比上个月同期涨了五成!虽然每斤赚得少了,但总利润反而比之前还高!”
小李对账的时候,也忍不住惊叹:“没想到啊,不涨价反而赚得更多了!现在每天的净利润都能有两百多,比涨价前还多五十块!”
苏念桃看着忙碌的员工和满脸笑容的顾客,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她知道,这不仅是经营策略的成功,更是诚信的力量。有一次,老顾客张婶提着满满一篮子菜,拉着苏念桃的手说:“念桃啊,现在好多商家都黑心涨价,就你还想着我们老百姓。我跟我闺女说,以后买菜就认准你家了!”
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这天下午,苏念桃正在店里整理货架,几个穿着体面的男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城西“福源斋”的老板刘福。“苏老板,生意不错啊。”刘福皮笑肉不笑地打量着店里的客流,语气带着几分不满。
苏念桃认出他,客气地问道:“刘老板,有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刘福哼了一声,“不过苏老板,你这做生意可不地道啊。现在食材成本涨了这么多,大家都涨价维持利润,就你偏偏不涨,还把价格压这么低,这不是搅乱市场吗?”
旁边一个矮胖的男人附和道:“就是!我们的菜都卖不出去了,苏老板,你要么涨价,要么就别卖这么便宜,大家公平竞争!”
苏念桃脸色一沉,明白他们是来施压的。“刘老板,做生意各凭本事,我不涨价,是因为我找到了更省钱的进货渠道,不是故意压价。”她语气平静却坚定,“而且物价上涨,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我能让大家吃上平价菜,有什么不对?”
“你少跟我来这套!”刘福提高了嗓门,“我告诉你,要么你明天就涨价,跟我们保持一致,要么咱们就走着瞧!”
几个男人也跟着起哄,店里的顾客纷纷侧目,议论纷纷。老王赶紧上前打圆场:“刘老板,有话好好说,没必要这么激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