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省城的海棠花漫街绽放,苏念桃的小院里也飘着淡淡的花香。她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苏卫东送来的年度报表,阳光透过老花镜的镜片,落在“年营收1280万元”的数字上,让这串冰冷的阿拉伯数字都透着暖意。
“老头子,你看,卫东这孩子,真把‘念桃’做成全国品牌了。”苏念桃把报表递给身边的陆沉渊,语气里满是欣慰。报表首页的照片上,苏卫东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全国食品博览会的领奖台上,手里举着“全国知名食品品牌”的奖牌,身边的林晓穿着职业套装,笑容温婉而坚定。
陆沉渊扶了扶老花镜,仔细看着报表,连连点头:“好,好啊!当年你把担子交给他,我就知道他能行。这营收破千万,可是咱们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
“念桃食品”能走到今天,苏卫东确实付出了不少心血。接手管理后,他始终牢记姐姐的三个嘱托,守住食材品质、灵泉初心、诚信经营。在林晓的专业支持下,他们不仅保留了传统酱菜和“桃小鲜”子品牌,还推出了“非遗礼盒款”,将古法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成为节日送礼的热门选择;同时拓展了线上电商和全国经销商渠道,让“念桃”的酱菜走进了全国三十多个省市的超市和家庭。
更让苏念桃欣慰的是,苏卫东始终没丢了公益初心。他延续了“念桃公益行”,每年拿出营收的5%用于捐建希望小学和帮扶农村女性创业,还在灵泉菜园周边建立了“农产品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庄的农户种植蔬菜,保底收购,让更多农民受益。
“前几天卫东打电话说,他们又在西部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还请了非遗传承人去给孩子们上手工课。”苏念桃笑着说,“这孩子,把‘念桃’的初心守得牢牢的。”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苏念桃抬头一看,是陆向阳和陆向红来了。陆向阳穿着白大褂,手里提着一个果篮,脸上带着刚下班的疲惫,却依旧神采奕奕;陆向红穿着素雅的连衣裙,牵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是她的女儿。
“妈,爷爷,我们来看你们了!”陆向阳走进院子,笑着打招呼。
“向阳,今天不上班吗?”苏念桃连忙起身迎接。
“刚值完夜班,调休一天。”陆向阳放下果篮,给苏念桃和陆沉渊递上保温杯,“这是我托朋友从云南带的三七花,泡着喝能降血压,你们尝尝。”
陆向阳如今是市医院的外科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诚信的行医态度,成为了科室的骨干。他始终记得母亲的教导,做人要诚信向善,从不开高价药,不接受患者的红包,遇到贫困患者,还会主动帮忙申请救助。去年,他成功救治了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患儿家属送来重金感谢,被他婉拒:“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你们把孩子照顾好就行。”这件事还被市报报道过,标题是《传承家风,医者仁心》。
“听说你上个月又做了一台大手术,成功了?”陆沉渊问道。
“嗯,是一台心脏搭桥手术,做了六个小时,还算顺利。”陆向阳点点头,“患者是个农村老人,家里条件不好,我帮他申请了公益救助,医药费减免了大半。”
苏念桃看着儿子,眼里满是骄傲:“好,做得好!咱们苏家的人,不管做什么职业,都要守住诚信,向善而行。你能这样做,妈很放心。”
陆向红牵着女儿走过来,笑着说:“妈,爷爷,我也有好消息告诉你们。我带的毕业班,今年有十个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其中三个是留守儿童,都是咱们捐建的希望小学毕业的。”
陆向红没有继承家业,而是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在郊区的中学教语文。她像母亲一样,温柔而坚定,格外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经常自掏腰包给他们买书籍和学习用品,还会给他们讲“念桃”的创业故事和家风传承,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真是太好了!”苏念桃拉着陆向红的手,“你能当老师,教书育人,传承知识和家风,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那些留守儿童不容易,你要多照顾他们。”
“我知道,妈。”陆向红点点头,“我经常给他们讲你当年创业的故事,告诉他们,只要坚持、诚信、向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现在好多孩子都以你为榜样,说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一个有担当、有爱心的人。”
正说着,苏卫东一家也来了。苏承泽已经十岁了,穿着校服,背着书包,一进门就跑到苏念桃面前,递上一张奖状:“奶奶,我又拿三好学生了!老师还表扬我乐于助人,说我传承了咱们家的家风。”
苏念桃接过奖状,看着上面“三好学生”的字样,心里暖暖的:“承泽真厉害!要继续加油,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林晓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递给苏念桃:“妈,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家风传承礼盒’,里面有传统酱菜、非遗联名款和‘桃小鲜’,包装上印着您当年的创业故事和苏家的家风,上市后特别受欢迎,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节日必备礼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