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省城师范大学校园,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林荫道,风一吹,便卷起满地碎金。大礼堂内早已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朝气与肃穆的期待,舞台背景板上“第一届念桃奖学金颁奖仪式”几个鲜红的大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苏念桃坐在嘉宾席前排,身上穿着一件藏青色的暗纹旗袍,头发梳得整齐利落,鬓角的白发被精心打理过,却依旧难掩岁月的痕迹。她微微侧着头,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庞,眼底满是温柔的笑意,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看到了当年红星大队里那些渴望读书却没机会的姑娘们。
“妈,您坐这儿歇会儿,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儿子苏建斌递过来一杯温水,声音温和,“刚才校长还跟我说,这次申请奖学金的学生特别多,个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最后筛选出的这十位,更是不容易。”
苏念桃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暖融融的:“是啊,咱们当年条件苦,多少姑娘读到小学就被迫辍学了,一辈子困在田埂上。现在国家政策好,孩子们能有机会上大学,可不能让贫困绊住了她们的脚步。”
她手里攥着一份名单,上面写着十位获奖女学生的名字和简要事迹。有来自大山深处,父母常年患病,靠捡废品凑学费的;有从小失去双亲,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却始终名列前茅的;还有一边打工一边上学,既要照顾年迈的外婆,又要兼顾学业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坚韧不拔的故事,看得苏念桃心里既心疼又敬佩。
设立“念桃奖学金”的想法,还要从半年前说起。那天苏念桃整理“红星女性互助金”的账目,看着账户里越来越丰厚的资金,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互助金成立这么多年,资助了不少农村妇女创业、治病,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但她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多。她想起自己当年重生后,若不是靠着一股韧劲和偶然的机遇,恐怕也难有今天,而更多的姑娘,缺的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建斌,你说咱们能不能从互助金里划拨一部分钱,在大学里设立一个奖学金?”当时苏念桃把想法告诉了苏建斌,“就资助那些家庭贫困的女学生,让她们能安心读书,将来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为社会做点贡献。”
苏建斌一听就举双手赞成:“妈,这主意好!您当年就总说,读书是最靠谱的出路,现在能帮到这些孩子,也是延续您的初心。”
随后,苏建斌便开始着手对接省城师范大学。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一是因为师范类院校女学生多,且很多学生毕业后会回到基层任教,能把知识传递给更多孩子;二是因为这所大学的前身,正是当年苏念桃偷偷捐钱修建的乡村师范分校,几十年过去,早已发展成了省城知名的高等学府。
消息一传开,“红星女性互助金”的老成员们也纷纷表示支持。当年跟着苏念桃一起种菜、办厂的张桂兰,特意从乡下赶过来,握着苏念桃的手说:“念桃,你这个决定太对了!咱们这辈人没文化,吃了不少亏,可不能让下一辈再遭这份罪。我也想捐点钱,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成员也纷纷响应,你一百我两百,凑了不少钱,加上互助金划拨的专项资金,“念桃奖学金”的首期资金就这样凑齐了。按照约定,每年将资助10名贫困女大学生,每人发放2000元奖学金,直到她们顺利毕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主持人的声音打断了苏念桃的思绪,颁奖仪式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大学校长致辞,他站在舞台上,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庄重而恳切:“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一届念桃奖学金颁奖仪式。首先,我要代表省城师范大学,向‘念桃奖学金’的发起人苏念桃女士,以及‘红星女性互助金’的各位成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苏念桃起身微微鞠躬,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苏念桃女士是我们学校的老朋友,几十年前,正是在她的无私捐助下,我们的乡村师范分校才得以建成,让无数农村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校长继续说道,“如今,苏女士又设立‘念桃奖学金’,资助贫困女大学生,这份大爱无疆的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希望获奖的同学们,能铭记这份恩情,努力学习,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递这份爱心。”
校长致辞结束后,便是颁奖环节。十位获奖女学生依次走上舞台,她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些许羞涩,却难掩眼中的光芒。苏念桃站起身,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荣誉证书和奖学金信封,一一送到她们手中。
当她把证书递给一个叫林晓燕的姑娘时,注意到她的手指关节有些粗糙,掌心还有薄茧,想必是常年劳作留下的痕迹。林晓燕接过证书,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带着哽咽:“苏奶奶,谢谢您!如果不是您,我可能早就辍学打工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能有机会读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