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下得又急又猛,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停歇。豆大的雨点砸在工厂的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像是在敲打着每个人的心弦。苏念桃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攥着一份刚送来的电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电报是从南部蔬菜原料产地发来的,短短几行字,却字字揪心:“连日暴雨引发洪涝,菜地被淹,道路冲毁,近期无法供应蔬菜,望速做准备。”
“妈,这下麻烦了。”苏建斌急得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手里拿着库存报表,“咱们工厂的原料库存,最多只能撑三天。现在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客户天天催单,要是断货,不仅要赔付违约金,还会影响咱们‘念桃食品’的口碑。”
苏念桃放下电报,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南部产地是“念桃食品”最大的原料供应地,每年六成以上的青菜、萝卜、芥菜都来自那里。如今产地受灾,道路冲毁,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供应,这对工厂来说,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别急,越急越容易出错。”苏念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咱们先盘点一下所有的库存,看看能撑多久,哪些订单是紧急的,哪些可以往后推一推。另外,让销售部赶紧跟客户沟通,说明情况,争取他们的理解。”
“我已经让他们去做了。”苏建斌说,“但很多客户都是长期合作的老客户,等着咱们的货供应超市和菜市场,要是断货太久,他们可能会转而找其他厂家。而且,刘建国的‘建国食品’最近一直在抢咱们的客户,这次咱们遇到危机,他肯定会趁机煽风点火。”
提到刘建国,苏念桃的眼神沉了沉。自从灵泉枯竭、工厂稳住局面后,刘建国就一直没闲着,不仅仿冒“念桃食品”的品牌,还到处散布谣言,现在工厂遇到原料危机,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打压的机会。
“不管他怎么闹,咱们先把自己的事做好。”苏念桃说,“原料是关键,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找新的供应渠道。你有没有联系过其他产地的合作社?”
“联系了几个,但要么是产量不够,要么是品质不符合咱们的要求。”苏建斌叹了口气,“咱们的腌菜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原料品质好,要是随便找些劣质蔬菜,砸了咱们的招牌,就得不偿失了。”
苏念桃点点头,她一直坚持“原料第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品质都不能降。这是她一辈子的底线,也是“念桃食品”能走到今天的根本。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苏卫东走了进来。他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却格外坚定。“姐,姐夫,我刚从仓库回来,库存已经盘点清楚了。”他递过来一份详细的库存清单,“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普通腌菜的原料能撑三天,精品腌菜的原料只能撑两天。不过,我之前预留了一批应急的精品原料,能多撑一天。”
苏卫东是苏念桃的亲弟弟,从小跟着苏念桃一起吃苦,后来工厂扩大,他就负责原料采购和质量把控,做事踏实认真,深得苏念桃的信任。
“卫东,你有什么办法吗?”苏念桃看着他,眼里带着一丝期盼。
“姐,我已经联系了三个之前合作过的农村合作社,分别在东部、北部和西部,都是没有受到暴雨影响的地区。”苏卫东说,“东部合作社有一批青菜和萝卜,品质不错,就是价格比南部产地稍微高一点;北部合作社有芥菜和雪里蕻,产量充足;西部合作社主要供应生姜和大蒜,能满足咱们的调料需求。”
苏建斌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这些合作社的品质能保证吗?”
“我已经跟他们视频确认过了,蔬菜都是新鲜采摘的,符合咱们的原料标准。”苏卫东说,“我还跟他们谈好了价格,虽然比平时高了一些,但考虑到现在的情况,已经很合理了。另外,我已经安排车队出发去拉货了,东部和北部的车队今天下午就能出发,西部的车队明天早上出发。”
苏念桃看着苏卫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没想到,在她和苏建斌焦虑万分的时候,苏卫东已经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安排。
“卫东,你什么时候联系的这些合作社?”苏念桃问。
“三天前,看到暴雨的新闻,我就觉得可能会有问题,所以提前联系了这些合作社,让他们预留了一批原料。”苏卫东说,“我知道南部产地是咱们的主要供应地,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平时就跟其他地区的合作社保持着联系,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苏念桃心里一阵感动。她一直以为,苏卫东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事,没想到他这么有远见,早就做好了应急预案。这几年,她渐渐把工厂的事情交给苏建斌和苏卫东打理,自己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没想到后辈已经成长得这么快,能独当一面了。
“做得好!”苏念桃拍了拍苏卫东的肩膀,“你考虑得很周全,没有辜负我对你的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