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溪点头赞叹:“您这种坚守,在当下尤为可贵。听说‘念桃食品’不仅专注自身发展,还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能和我们说说吗?”
提到公益,苏念桃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是从苦日子过来的,知道没钱没机会的难处。所以在‘念桃’有了一定规模后,我就想着能帮一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九十年代开始,苏念桃设立了“念桃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上学。“到现在,已经资助了上千名学生,很多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人生。去年还有个孩子来看我,说他现在是一名医生,想回报社会,这让我特别感动。”
除此之外,苏念桃还带动家乡发展,在农村建立原料种植基地,优先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我们的面粉、水果、坚果,很多都来自农村合作社。看着农户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我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近年来,苏念桃又发起了“巾帼创业计划”,为农村妇女和下岗女工提供免费的糕点制作培训,帮助她们实现就业创业。“女人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没工作没收入的女人,我想让她们知道,靠自己的双手,也能撑起一片天。”
陆沉渊补充道:“这些年,她把不少利润都投入到公益事业里了。有人说她傻,但她总说,‘念桃’能有今天,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我们应该懂得回馈。”
林溪看着眼前的老人,心中满是敬佩。从农村弃妇到民族企业家,从一间小作坊到百年品牌,苏念桃的人生,不仅是个人的逆袭,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苏老,您觉得自己能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苏念桃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有三点。一是抓住机遇,1977年的高考、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些都是时代给的机会,我有幸抓住了;二是坚守初心,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做食品要守住品质,做人要守住良心;三是有人陪伴,沉渊的支持,家人的理解,员工的付出,这些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她转头看向陆沉渊,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满是默契与深情。五十年风雨同舟,他们不仅打造了一个成功的品牌,更经营了一个和睦的家庭。子女们各自优秀,孙辈们也传承了他们的优良品质,曾孙苏承泽更是被寄予厚望。
专访接近尾声,摄影师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苏念桃和陆沉渊在庭院里并肩散步,苏念桃手把手教曾孙苏承泽用小模子压桃酥,还有那本泛黄的老账本和生锈的糕点模子。
林溪看着这些画面,心中已有了文章的雏形。“苏老,非常感谢您今天的分享。您的故事,一定会激励更多人。”
苏念桃笑着点头:“能为大家做点什么,我很开心。希望年轻人都能有梦想、敢拼搏,也希望大家都能守住初心,脚踏实地。”
送走林溪一行后,陆沉渊看着苏念桃,笑着说:“这下好了,你要成全国闻名的‘时代先锋’了。”
苏念桃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什么先锋不先锋的,我就是个做糕点的老太太。只要‘念桃’能一直好好的,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我就满足了。”
然而,苏念桃不知道的是,这场专访在引发全国共鸣的同时,也让某些人坐立不安。
千里之外的南方某市,一间豪华办公室里,男人将《人物》杂志的预刊小样摔在桌上,脸色阴沉。他是“福记食品”的董事长赵福生,多年来一直将“念桃食品”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
“苏念桃!又是苏念桃!”赵福生咬牙切齿,“凭什么她就能当民族企业家,就能被全国追捧?她那点家底,不就是靠运气和死心眼吗?”
旁边的助理小心翼翼地说:“赵总,‘念桃食品’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市场份额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这次专访之后,估计会更难……”
“难?”赵福生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我不会让她得意太久的。她不是强调坚守传统、品质第一吗?我倒要看看,要是她的‘传统工艺’出了问题,她这个民族企业家的光环,还能不能保住!”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喂,是我。之前让你们查的‘念桃食品’的原料供应商,有结果了吗?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找到他们的漏洞……”
电话那头传来含糊的回应,赵福生的脸上露出了算计的笑容。
与此同时,京市的“念桃食品”总部,苏卫东正在召开高管会议,讨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方案。“目前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在调试了,预计下个月就能正式投产。”苏卫东指着投影幕上的蓝图,“数字化转型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更好地把控品质,让‘念桃’的品牌更有竞争力。”
会议进行到一半,助理匆匆走进来,脸色有些凝重:“苏总,外面有几家媒体突然来访,说想了解我们的原料采购情况,还提到了‘传统工艺是否存在卫生隐患’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