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落幕的体育馆后台,喧嚣渐渐褪去,只剩下零星工作人员收拾场地的细碎声响。休息室的门被轻轻带上,隔绝了外界的余温,只留下满室沉静。苏念桃坐在沙发上,指尖还残留着旗袍领口刺绣的触感,刚才在台上强忍的湿润眼眶,此刻终于氤氲起水汽。陆沉渊端来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在她身边坐下,粗糙的掌心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暖意透过皮肤蔓延开来。
“累了吧?”陆沉渊的声音低沉温和,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刚才在台上说得好,却也费了不少心神。”
苏念桃接过水杯,抿了一口,甜润的滋味冲淡了喉咙的干涩,也抚平了心头的激荡。她转头看向陆沉渊,灯光下他的白发愈发醒目,眼角的皱纹比年轻时深了许多,却依旧是那个能让她心安的模样。“不累,就是突然想起好多旧事,心里头又酸又暖。”她轻声说,目光飘向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夜空,像是穿透了五十年的光阴。
“是想起刚创业的时候了?”陆沉渊太了解她,一句话便戳中了她的心事。
苏念桃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可不是嘛。刚才看着台下那么多人,突然就想起1977年冬天,我刚从婆家退亲回来,躲在娘家的小土房里,连点灯的煤油都要省着用。那时候谁能想到,五十年后,我们能站在那么大的体育馆里,被这么多人记着、念着。”
退亲的往事,是两人缘分的起点,也是苏念桃逆袭人生的开端。1977年的冬天格外冷,婆家为了给小叔子凑彩礼,逼着她嫁给邻村一个瘸腿的老光棍。苏念桃宁死不从,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揣着仅有的五毛钱,踩着深雪跑回了娘家。娘家条件也差,三间土房挤着父母和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她回来后,不仅要忍受邻里的闲言碎语,还要面对父母的唉声叹气。
“那时候你爹娘私下找我,说‘沉渊,念桃这孩子命苦,你要是不嫌弃,就把她娶了吧’。”陆沉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忍不住笑了,“我那时候是村里的代课老师,一个月工资才二十七块五,家里也穷得叮当响,可我看着你红着眼眶却不肯低头的样子,就觉得这姑娘有志气,我得护着你。”
苏念桃也笑了,眼眶却更红了:“我还记得你第一次来我家提亲,就带了两斤水果糖和一包饼干,还是托人从县城买来的。我娘偷偷抹眼泪,说委屈了我,可我心里却踏实得很。我知道,你是真心对我好。”
退亲后的日子,苏念桃一边帮着娘家下地干活,一边偷偷复习备战高考。陆沉渊则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的复习资料拿给她,还在煤油灯下帮她讲解难题。“那时候你总说,‘念桃,你聪明,只要好好学,一定能考上大学’。”苏念桃感慨道,“可我知道,你是怕我放弃,故意给我打气。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没底,好几次都想过,要不就认命算了,可一看到你信任的眼神,就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1978年高考结束后,苏念桃等着放榜的日子里,偶然发现娘家后院那口老井的水有些特别——用这水浇过的青菜,长得格外鲜嫩,吃起来也带着清甜。她灵机一动,摘了一篮子青菜,挎着篮子去镇上摆摊售卖。“那是我第一次赚钱,心里紧张得不行。”苏念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雀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夏天,“我把青菜摆得整整齐齐,不敢吆喝,就坐在一旁搓手。直到有个老大娘过来问价,我才结结巴巴地说‘一毛钱一把’。”
陆沉渊记得清清楚楚:“那天我正好去镇上买教学用品,看到你在街角摆摊,脸晒得通红,额头上全是汗,却依旧坐得笔直。我想过去帮你,你却摆摆手说‘不用,我自己能行’。”
“最后那篮子青菜全卖光了,一共赚了三块钱!”苏念桃伸出三根手指,眼里闪着光,“那时候三块钱能买两斤猪肉,能给我弟买两本作业本。我攥着那三块钱,一路跑回家,跑到井边,看着那口老井,眼泪都掉下来了。我知道,这是老天爷给我的机会,是我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后来,苏念桃考上了京市轻工业学院,陆沉渊也调到了京市的一所中学任教。1979年,两人结婚后,手里只有几百块钱积蓄,却毅然决定创业。“我们租了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作坊,就在城南的胡同里,漏风漏雨的。”苏念桃说,“我负责做糕点,你负责送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揉馅、烘烤,忙到深夜才能休息。那时候没有冰箱,夏天做的糕点容易坏,我们就把作坊里的桌子搬到院子里,用冰块降温,守着糕点睡在院子里。”
创业初期的艰辛,远不止体力上的劳累。因为“念桃糕点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引起了同行的嫉妒。有一次,隔壁作坊的老板故意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苏念桃的糕点里加了有害物质,吃了会拉肚子。“那时候真是委屈啊。”苏念桃的声音低了下来,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难过,“我们明明用料实在,每一块糕点都用心做,可还是有人恶意中伤。有好几天,店里都没什么顾客,我坐在空荡荡的作坊里,看着那些做好的糕点,眼泪止不住地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八零锦鲤小媳妇:重生后靠灵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