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正坐在一间不是很大的会议室里。会议室的桌子,沿着四周,围成一圈摆着。像是要开什么座谈会的样子。主位那一排的头顶上挂着一条长长的横幅,我看不清上面写的是些什么字。会议室中间的那一方空地上,摆着一个很大的盆景,是一棵很苍老的根塑造型。叶子很小,但很茂盛。一副郁郁葱葱的模样,与虬结着的老根有一个很冲击视觉的对比。在不对称中显示着和谐和生机盎然。让我产生了联想,但联想到了什么?我却似理不出一个头绪来。……我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人来,但一直没人进来,我心中又有些焦躁。风从窗口掠来,掀起了窗前的窗纱,很曼妙,很起舞的样子。窗外面突然一团漆黑,一道刺眼的闪电,从窗前一闪而下,像一条金蛇一般地滑下,我甚至看清蛇游动时的身影,然后是,眼前忽然全黑了下来……
在我的记忆中,脱产学习期间,参加座谈会的印象确实非常深刻。倒不是在座谈会上座谈的内容让我震聋发聩。而是因为座谈会成了同学们竞相表演的舞台,迄今想起来,仍让我时时发噱。
组织部门确实对这个班级十分重视,这种重视是否来源于上级组织部门,甚至是中组部的督令就不得而知了。市委组织部每隔一段时间会便召集我们班级的全体同学开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不会在我们的教室开。而会选择机关或者事业单位的专门会议室。又拉横幅,又摆盆景的,很正规的样子。在桌面上还摆放着一些瓜子,水果一类的吃食,使会议室显得又正式又随意。
会场的布置,似乎并不是我们的任务。被借用会议室的单位自然会将这一切做的妥妥贴贴。市委组织部要借用会议室,这可是每个单位的头头脑脑都巴望的殊荣。说明掌管干部提拔的部门还记得这个单位,自然意味着这个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仍有着仕途上升迁的机会。这种难得的机会,谁都会分外珍惜,谁会不认真去把握?
每次座谈会,市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的副部长必来,随来的必然还有中青年干部处的处长。这大概是一种暗示,告诉我们:这个班级的学员已进入了市委组织部的视野。学成之后,会提拔使用是不会太久的事。我们这个班的一部分同学已经在官场上混,自然懂得这样的关节。在他(她)们的眼中,座谈会自然应该成为他(她)们展示自己的舞台。许多年之后,每当我偶然回想起当初的那一幕,我常常觉得自己在机会的把握上,与那些踊跃着的同学们相比,实在是自叹弗如。
市委组织部来召集座谈会的那两位领导,总会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式。坦然接受着阿谀奉承的目光和讨好的微笑。也许,在他们眼中,这样的目光和微笑太司空见惯了。他们的神情都已经麻木了。但在那时的我的眼中,却实在感觉到不是个滋味。这些同学在一起学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管平时多么地道貌岸然或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到了这样的场合,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呢?难道官场上所追捧的便是这样的目光和微笑?便是这种阿谀的举止和献媚的言词?
我不禁想起了李白的“弯腰曲背事权贵,让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我不知道这种奴颜和媚骨是不是当官的人天生就有的?或者是当了官之后才练成了的一种本领?面对对方的那一种麻木,在讨好的微笑后面是如不尽长江滔滔而来的腹诽?在腹诽不断的同时,又献上阿谀和奉承,人生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也真是有些难为他们了。我扪心自问,我绝对不具备这样的才情。而且,对于我来说,要掌握这样的才情,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
在我的意识中,我似乎与生俱来地存在着中国的文人情结。特立而不迎俗,孤傲而不低媚。这大概也是我走上社会之后,一直难以摆脱给人以一种清高形象的内在原因了。清高和孤傲只是外露的形象,极度自尊底下隐藏的自卑才是我性格的内在根本。我那时便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以我这样的性格,日后要在官场上混,难度可能不是一点点的大。我能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手中又是做的另外一套吗?这与我一直要求自己的表里如一,实在是太南辕北辙了。我能入这个俗,跻身于这样的道中吗?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难道经过这两年的脱产学习之后,我真的能脱胎换骨?不再投之以鄙视,而是自然而然地跻身于其中?看到这样的前景,实在让我不知所措,让我迷茫。要成这样的道行我得修炼多少年哦!但是,座谈会上那些同学的表演却让我叹为观止。
我之所以不说表现而说表演。在我看来,这实在与表演作秀无异。也许,人生本身如同一台戏,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演着自己的戏份。只是我那时还没有悟透这一点罢。或者说,对人生这个舞台来说,我根本就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是在我还没有进入角色的时候,就让我进入这样的场景,迷茫和尴尬,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产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百年梦魇之青杏请大家收藏:(m.zjsw.org)百年梦魇之青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